14、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14、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县*实验学校课时教案科目语文执教人*九、(4)课题14、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共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过程与方法1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2 .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难点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教学准备讲授法、合作学习法。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
2、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一一李白。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二、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三、文本链接行路难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3、,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四、诗歌赏析1 .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 .学生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3 .理解字词。(1)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器具。(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像”,美味的食物。(3)直:同“值”,价值。(4)箸:筷子。(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6)会:一定,必然。(7)云帆:高悬的帆。(8)济:渡。(9)沧海:茫茫大海。4 .探究赏析。(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诗词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