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家岭大捷的前前后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2.万家岭大捷的前前后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万家岭大捷的前前后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万家岭大捷的前前后后XXXXXXX(2023年12月21日第10版)被誉为当代XXX的XXX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江西万家岭地区巧设口袋阵,歼灭XX日军一O六师团1万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反八字阵剪刀阵”显威力1938年6月,日军调集第二军、第十一军,企图沿大别山北麓和长江两岸西进,从南北两个方面合围武汉。XX政府决定以第五、第九两个战区所属部队参加保卫武汉的作战。当时,赣北地处武汉外围,是日军沿长江南岸西进武汉的必经之路。为了抗击敌人的进犯,XX政府在赣XXX两个兵团。其中,第一兵团负责南潺铁路(南昌至九江)正面金官桥、德安等地的守备。
2、战前,第一兵团利用德安以北的山地,构筑了反八字剪刀阵地.反八字的喇叭口朝着九江方向,阵地的东、西、南三面设有重机枪掩体,能封锁南潺铁路和XX公路,炮兵阵地的火力更能射击到全阵地的前沿,步炮火力协同组成了一张严密的火力网。在反八字阵剪刀阵地的左面部署有第八军,XXX作为第二线预备部队;在右面布置第七十军,其后有第六十四军作为第二线预备部队;反八字阵剪刀阵地的底部则配第七十四军作为南潺路正面的总预备队,准备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7月27日,日军一。六师团沿南潺铁路进犯德安,第一兵团依托反八字剪刀阵地进行顽强抗击,在沙河等处消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8月1日,日军进攻金官桥阵地。战前,第一兵团在金官
3、桥各险关要隘构筑陶罐状单兵掩体防御工事即先挖掘出陶罐状掩体,供战士躲避敌人炮火和飞机轰炸,然后用壕沟将各个陶罐状掩体连成一体,壕沟上覆盖有粗大的树桩和两米厚的泥土,使敌人的火力优势失去作用。日军在金官XXX猛攻十余日,第一兵团各部轮番上阵,用车轮战术”和敌人缠斗,消耗了敌人的大批有生力量,夜间则派出以营为单位的小部队发动夜袭,使得日军不得安宁。顽强阻敌9月初,日军第九师团一部由瑞昌进犯岷山山脉,突袭南潺路正面守军的侧后,致使正面金官桥阵地侧后方受到威胁。第一兵团遂退到下一道防线一德安县以北的乌石门、白云山后,依托山岳,继续布置反八字剪刀阵地。敌一。六师团得以进入马回岭后,由于伤亡惨重,无力再战
4、,只得原地休整,等密卜充。敌第九师团遭到正面驰援的七十四军猛烈攻击。在进攻中,七十四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双方阵地因此犬牙交错,致使日机无法轰炸扫射。经过两天两夜的廛战,第一兵团终于彻底收复了岷山阵地。敌第九师团伤亡2000余人后退回瑞昌。日军一面调集部队为第一。六师团补充,一面调第一O一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赶来增援。为了抗击援敌,第一兵团充分利用庐山崎岖不平的地形,在敌人进攻德安的必经之地东、西孤岭和隘口街设置了多线预备阵地,并派二十五军、六十六军等部防守。战斗中,为了防备敌人飞机的轰炸和炮火的袭击,第一兵团第一九。师师长梁华盛使用了阵地战中的运动战”战术即在山棱线背后百余米处挖掘隐蔽阵地,以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万家岭 大捷 前前后后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