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心理学之父”冯特“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人际关系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2 .“人际关系”作为专有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的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二)人际关系心理学1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2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
2、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3 .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最为重要。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理论任务: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一摄取一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林崇德,俞国良)(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
3、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社会关系:1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2 .社会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二是狭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3 .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1 .生产关系;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3.心理关系。三、人际关系和社
4、会关系的关系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2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制社会关系中产生的;(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3 .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4 .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四、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5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6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7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1 .良
5、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注意一接触一融合2 .人际关系的恶化:冷漠一疏远一终止二、不同年龄段人际关系的特点:1.童年期人际关系特点:(O-12岁)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型为主。与学前期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3 .少年期人际关系特点:(12-15岁)少年“成人感”出现。(1)获得权利和尊重的需要;(2)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3)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4 .青年早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5-18岁)广泛性、自主性、异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的特点。5 .成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8岁以后)表现在家庭和职业中
6、,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日本学者古烟和孝把“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专著的书名。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美国心理学史专家墨菲在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引用艾宾浩斯的一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来说明实验心理学的历史,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1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面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2 .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
7、关系中个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于1951年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1)圆形传递。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优点是能够全体成员的土气,调动积极性,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2)轮式传递。以一个成员为中心,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能发挥作用,正确性高。成员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群体士气低。(3)链式传递。信息一个接着一个传递。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效能显著,正确性高,成员士气低,成员反应是被动作出的。4 4)Y式传递。链式传递,工作效率高
8、,速度快,抑制了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往模式;要发挥个性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取圆形传递的交往模式。5 .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存在四种模式:(1)单纯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递给最终的接受者。传递速度快,容量大,容易发生信息失真。(2)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给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信息大、渠道宽、速度快,受个人情绪影响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3)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受机遇影响大,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积极性发挥。(4)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递
9、给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传递速度快,面积广,不可靠,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6 .美国,戴尔,研究表明: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结合效果最好,口头交往效果次之,书面交际效果最差。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1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认为人类最小、最稳定的群体是两个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形态:相互正关系、相互负关系、混和关系。2 .苏联心理学家什瓦列娃对人际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群体形成的最初阶段,人际选择是以直接的情绪色彩为特征的。3 .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三、人际关系中交往
10、积极性的经典实验。(一)霍桑实验概述20世纪20年代,侧重分析人们生产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代表人物是原籍澳大利来,后移居美国的梅奥。1927-1932在美国霍桑工厂做的系列实验,也叫霍桑实验。1 .照明实验。电话交换机厂,一组改善照明条件,一组条件不变。结果产量仍在提高。说明劳动条件没有人际关系重要。2 .福利实验。先增加福利条件,后双取消福利条件,结果劳动生产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说明,人际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改善更加重要。3 .群体实验。工人内部不成文的规定,使群体成员心情愉悦,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说明良好人
11、际关系比物质利益重要。4 .态度调查。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更为有力。(二)霍桑实验结论:表明:人们在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讲:1 .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际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 .除了正式群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三)笔者的看法:对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偏见,主要
12、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又影响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一、人际交往理论(一)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高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的奠基人。这个理论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受行为主义启,米德提出了刺激一符号的意义一反应,显然,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现的活生生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和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
13、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二)场合交往论:建立在康波和斯尼格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三)自我呈现论:又称自我表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管理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叫做印象管理。自我呈现论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研究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的观点。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四)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提出者是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是(互动理论)取向的一种观点。社会交换理论中选择比较水平的值取决于交往关系中(所获得的结果)。(五)T组理论二、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物质:心理学家在个体人格形成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1 .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
14、学家舒茨。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需要。2 .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想的是你喜欢我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再采取行动。被动的。(2)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交往中总想窥探对方力量大小,或有什么用处,从面采取对策。自我中心主义表现。(3)分离型。特征是“疏离他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自命清高,易造成内心空虚,孤独的心境。逊顺型的人多从事与人接触类型的职业。进取型的人多从事商业、金融、法律、科研工作。分离型的人多从
15、事艺术方面工作。三、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海德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理论期望理论:弗罗姆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M=EV公平理论:亚当斯探讨个人页献与报酬如何平衡的理论(一)需要理论。1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5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50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专著中,又分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观点如下:(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2)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较高层次需要;(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由低级到高级;(4)每个人都有七种需要,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表现出来的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2 .ERG理论。奥德弗ERG需要分三个层次:生理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成员发展需要(G).3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还有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二)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到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主要涉及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的有关内容。归因:是通过观察外部行为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