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
《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全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工作成效“十三五”时期,区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台风、洪涝、干旱、低温冷冻等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2016年的“莫兰蒂”、2016年“鱼占鱼”、2019年的
2、“利奇马”、2019年强对流、2020年的“美莎克”台风、2020年入梅以来的强降雨等自然灾害,给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减灾委成员单位通力协作,积极应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不断下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1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区级组建应急管理局,成立区减灾委员会、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建立了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区减灾委的统筹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区应急管理、民政局、交通局、卫健委等开展防灾减灾协同联动,共
3、同推动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的落实,统分结合的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出台市区自然灾害救助暂行办法。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户籍居民住房财产保险等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面向受强降雨、大风、雷暴等影响的水蜜桃及部分设施大棚等,建立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制度,基本实现农业保险服务“机构覆盖到镇、网点建设到村、服务延伸到户”。“十三五”以来,自然灾害保险理赔1300万元以上。2 .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陆续修订完善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区防汛防旱防台应急预案市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市区地震应急预案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自然灾害类专
4、项预案,并推进各类预案演练工作,形成了与机构职能调整相适应的全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3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共计投入713万元,建成新城中央公园、西漳公园、九里河公园、洋溪河公园、前洲市民广场、洛社高中和藕塘中等专业学校共7处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达40.37万平方米,可避难人数达13.42万人,实现资源共享、力量共建、场所共管。流域和区域防洪减灾治理工程深入实施,投入8.02亿元解决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东支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并完成23.44km的河道整治、6座口门建筑物、15座跨河桥梁、9处水系调整等工程,积极配合开展白屈港
5、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实施堤防工程114.82km,新(翻、改)建泵站144座、闸11座,成功抵御了“莫兰蒂”、“鱼占鱼”等台风外围影响,成功抗御苏南运河洛社站5.40m历史最高洪水位袭击。全区用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新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钱桥街道、阳山镇等投资475万元推动引水上山工程建设,在钱桥、阳山林区建成林下视频监控系统2套及布设视频探头24个,实现了森林火灾人工和智能相结合的监控方式。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间内外三沟排查配套,确保能排能灌,“十三五”以来建成1.20万亩高标准农田。4 .防灾减灾社会基础稳步夯实。每年以“5.12”
6、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为契机,全区上下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应急演练、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和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法规政策和基本技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十三五”以来,增创玉祁街道南联村社区、钱桥街道东风社区、洛社镇杨西园村社区、长安街道惠城社区4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达132名,日常工作收集风险、隐患信息,向居民传递预警、防护信息,灾后在第一时间评估损失,准确上报灾情,及时救助灾民,确保灾民基本生活。5 .
7、灾害防救体系高效运转。积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区级防汛调度指挥决策系统不断完善,初步建成全区重点用区雨情、水位自动测报预警系统,防汛预警和调度能力可延伸到镇(街道)级管理单元。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协同联动,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制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主动做好防洪排涝、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建有1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下辖5支共计70人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形成了2支半专业化的森林防火救援队,积极推进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签订应急救援保障力量协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应建立了应急值守队伍,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联运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灾害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响应。按照基层治理工作
8、要求,各板块配齐专职安全员,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街道社区吹哨、部门积极响应、协调发力解决”的灾害治理服务新格局初步形成。6 .救灾物资器材储备在不断加强。基于全区防灾减灾工作需要,重点储备了防汛、森林火灾、雨雪冰冻、民政救灾、医疗防疫用品等物资器材。其中防汛储备编织袋38.9万只、木材228立方米、木桩2614枝、钢管2000根、铁丝1539公斤、铁钉286公斤、柴油0.5吨、土工布10.39万平方米、流动式水泵117台套、便携式打桩机2台、移动发电机组14台套;应对森林火灾储备灭火弹约4000枚、森林消防水带2000多米;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储备了工业盐87.2吨、融雪剂148吨、铲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综合 防灾 减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