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
《龙港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港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龙港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保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特制定本预案。(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防台抗旱总目标,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坚持早研究、早分析、早部署、早落实,切实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各项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充分发挥防汛防台抗旱指挥
2、机构的组织指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提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能力。(三)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温州市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和各部门“三定”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订本预案。(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龙港市范围内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下同)、暴雨、大潮、洪涝、干旱等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五)工作原则防
3、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二、风险评估龙港市位于北纬27。30,东经120。23,鳌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西依横阳支江、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与平阳县萧江镇、苍南灵溪为邻,南与江南平原的宜山镇、钱库、金乡为界,北与平阳县鳌江镇隔江相望,总面积183.99平方公里,人口38.2万。(一)地形地貌情况龙港地形相对平坦,属滨海淤积平原地貌。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除肥精南部和云岩南部局部低山外,地面高程4.5至6米(吴淞高程),其中东部平原为近代海积平原,地势较高(5至6米
4、)。东北端为鳌江口,地势低平,标高仅3至5米,是河网密布的平原。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风化作用活跃,风化厚度达10米以上。流水作用强烈,坡地沟壑纵横,到处有基岩裸露的冲刷坡。海岸线长20多公里,并有琵琶山等沿海岛屿。(二)水文情况龙港处于鳌江流域。鳌江为中国三大涌潮江之一,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与平阳县鳌江镇共享江长16公里。主要支流横阳支江,经人工改造为淡水河,是龙港西部的边界河流。境内河网密布,众多鳌江小支流构成江南河网。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总长809.4公里。江南河网有干河二:一是龙金运河,由北向南,经龙江、江山、平等、宜山、仙居、钱库、项桥、括山等乡镇至金乡镇北门,全长26.4公里,平
5、均宽度30.5米,纵贯于江南平原;二是云改可道,由西向东,经铁龙、宜山、仙居、芦浦等乡镇,全长约20公里,横穿于江南平原。江南河网的主要支河有五:一是龙肥河,始于龙港市方岩下,由北向东南,经龙江、白沙、海城、芦浦等地,全长约15公里;二是金肥河,自苍南县金乡镇北门由南向东北,经郊外和老城,全长约7.5公里;三是龙凤河,自龙港市方岩下由北向西南,经龙江、江山等地至凤江凰浦,全长约7.5公里;四是钱湖河,自苍南县钱库镇东西街由南向西北,经新安、宜山、江山等乡镇至湖前直洪河,全长约13公里;五是钱望河,自钱库镇经项桥、新安,至望里镇溪头埠,全长约5公里。(三)气候情况龙港市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6、温暖潮湿,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4C18。C左右。全年最热的月份为7、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2。C和28.Co最高气温年际变动在34.840.4。C之间,平均值36.50Co全年最冷月份为1、2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8C、8.60Co年平均无霜期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风;七、八月份为强热带风暴期,常在东南沿海登陆,最大风力为12级左右。境内台风活动频繁,7、8、9三个月,是主台汛期,此期间发生台风占总数90%。其中8月最多,占40%,9月占30%,7月占20%(四)灾情分析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
7、复杂,人口稠密,产业集聚,台风暴雨灾害严重。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台风灾害所占比重较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市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五)防灾工程体系我市共建成避灾安置场所88个,其中临时避灾场所26个,可容纳人数2万5千余人。洪涝灾害防御重点:水利工程,重点注意沿河两岸、工地、危房简易建筑、低洼易涝区、地下商场、下穿式通道、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危险。风灾防御重点:市政设施破坏,树木倒伏,高层建筑窗户、外墙、阳台设施物品等损毁、飞坠,码头设施、施工吊塔、围档、棚架以及户外广告、道路交通信号设施、通讯塔杆、架空输电线路倒塌受损,
8、厂房、展馆、文体场馆、加油站、收费站、交通枢纽场站等大跨度建筑以及棚屋板房等简易建筑揭顶、垮塌、解体。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台风、暴雨灾害防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日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明显提高,我市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灾害防御的效益十分显著。但是,由于地处沿海,台风暴雨频率较高。因此,我市仍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台风、暴雨等应急响应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灾害,即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实现科学、高效的减灾。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港市 防汛 抗旱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