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说明材料)建筑说明材料的分类.docx
《(建筑说明材料)建筑说明材料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说明材料)建筑说明材料的分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理念结构工程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了几次井喷式的大发展,产生过许许多多的优秀工程师和美轮美奂的传世之作。既然题目限定为近百年来,为方便起见,我把叙述范围限定为自20世纪初以来大规模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的新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高强结构钢、钢索、玻璃、膜、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加工木材。讨论的范围不包括新材料的本构关系与其力学性能、计算方法之间的关系,仅着眼于新材料与结构体系、结构选型之间的关系。此外,我把范围限定在我比较熟悉的建筑结构领域,不涉及不熟悉的桥梁结构、隧道结构、道路结构等其它领域。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一篇20世纪初以来建筑结构材料与建筑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综述。
2、水平有限,不能提纲挈领,只能管中窥豹,分成几个部分说一下自己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钢筋混凝T结构艺术钢筋混凝土出现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并迅速得到广大结构工程师的喜爱。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钢筋混凝土依然是人类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建筑结构材料。不仅仅是力学性能、耐久性、经济性能优秀,更重要的是,混凝土具有前所未有的极其优异的可塑性能,让人类终于可以完成自由形状的结构形式。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只要你想得到,并且能用木材、塑料、或者钢材做出模板来,在其中浇筑混凝土就能得到这个形状的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与雕塑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一点是钢材、木材、
3、砖石材料几乎永远无法做到的。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钢筋混凝土发展的黄金时期,活跃于这期间的多位钢筋混凝土诗人把混凝土结构的艺术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这些杰出的工程师包括但不限于:罗伯特迈拉特、爱德华托罗哈、费利克斯坎德拉、奥韦阿鲁普、海因茨伊斯拉。最上图是费利克斯坎德拉1957年设计的罗斯马南泰阿斯餐厅,跨度30米的花瓣状壳体厚度仅为4厘米,堪称是整个结构工程历史上的不朽杰作。左下图是爱德华托罗哈1951年设计的正十二面体煤炭仓库,充分体现了混凝土结构的可塑性能。右下图是奥韦阿鲁普(奥雅纳的创始人,其实奥雅纳就是他名字ArUP的官方文雅化的翻译)1933年与建筑
4、师勒贝特金合作设计的伦敦动物园企鹅池,两块受扭的曲线混凝土板,隐喻了企鹅摇摇摆摆的憨态可掬。虽然这些混凝土艺术品用料很省,本身又有极大的美学价值,但它们的最大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复杂模板的搭设、钢筋网片的布设,这些工序必须现场手工完成,无法工业化操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这类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费用水涨船高,在高度工业化的钢结构的竞争下彻底丧失了经济优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除了瑞士的海因茨伊斯拉还在坚守着混凝土艺术最后的余辉之外,混凝土壳体几乎销声匿迹。不过,近些年来约格施莱希和其它工程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出了用充气气球替代传统模板、用喷涂速
5、凝混凝土替代传统混凝土的工艺,也许在未来还能看到混凝土艺术重新活跃在结构工程的舞台上。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玲结构框架与建筑外皮的分离梁柱框架可以称之为20世纪的代表性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形式不可能由之前占主导地位的砖石材料实现。框架结构的概念在20世纪初期出现,随着弯矩分配法、D值法等力学计算方法的成熟和钢材、钢筋混凝土这两种合适材料的发展而迅速普及。框架体系的意义在于使得结构骨架与建筑外皮彻底分离,一定意义上,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职责彻底分道扬镰。对于砖石砌体结构,建筑表皮和结构骨架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就是那些厚重的砌体墙。框架结构的出现,不仅仅让结构高度可以提高、重量可以减轻,更重要的是,它让建
6、筑物的外皮彻底解放,不再承担任何结构作用。这一条是很多建筑创作的前提,也是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五原则的必备条件。从此,建筑可以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砖石墙体。里面是同样的结构框架,外面的表皮可以随心所欲,玻璃、石材、砖头、塑料、金属、木材、竹子、泥坯、乐高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充当建筑墙体。右上图是高迪1910年设计的米拉公寓,左图是设计于1925年的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右下图是设计于2003年的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楼。三者看上去极不相同,但在结构意义上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钢框架。拿掉米拉公寓的奇幻风格的外墙、汇丰银行大楼富丽堂皇的外墙、同济土木楼板材和玻璃的外墙,剩下的结构骨架几乎是一样的。尽管像渡边邦夫
7、这样的工程师认为这种隐藏结构骨架的做法是一种不诚实的设计,但总体来说,它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建筑外观百花齐放的局面。高强混凝土玲超高层建筑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处在高层建筑发展的井喷期,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都是这个黄金时代的产物。但这些钢框架结构的潜力有限,帝国大厦的高度已经是这一类结构形式的极限。随着60年代法拉兹汗提出筒体结构的新概念,高层建筑才正式步入超高层时代。希尔斯大厦和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都是钢筒体,虽然结构效能很高,但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非欧美国家来说,可能还是太过昂贵。而应运而生的高强混凝,既能满足筒体结构的需求,又能维持较低的结构造价,真正做到了让超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遍
8、地开花。上海浦东陆家嘴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都是混凝土筒体的典型。内部一个巨大的高强混凝土筒体,外部8根或者4根巨型柱,再配合加强层伸臂桁架和外围环带桁架,就构成了这些超高层的主要受力体系。包括台北101、马来西亚石油双塔、以及国内大量的类似超高层建筑,都是如此。作为结构工程的里程碑,828米高的迪拜塔采用的也是混凝土束筒外加鱼骨状翼墙体系。强度等级C80乃至ClOO以上的混凝土的应用,让超高层建筑不再遥不可及。高强结构钢玲超现实结构随着建筑思潮的发展,建筑的语义、文脉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设计。我用“超现实结构这个词,指代类似CCTV新楼、鸟巢、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样的新奇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说明 材料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