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docx
《青浦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浦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青浦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83号)精神,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统筹推进全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青浦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联体
2、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助力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本路径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中西医并重,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二是坚持创新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机制,探索财政收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合理统筹,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进,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三是坚持资源下沉。利用二、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
3、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基层首诊率,提高二、三级医院患者下转率,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四是坚持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工作目标2018年,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积极参与紧密型区域医联体试点,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到2020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区内各公立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联体建设。各级各
4、类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四、主要任务(一)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模式。结合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工作基础等因素,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资源作用,探索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下沉。1.组建区外优质资源与区内医疗机构多种形式合作的医联体。主要借助市级三级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以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为切入点,通过
5、托管或联合区内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联合体。进一步完善现有医联体模式,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与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与区中医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模式。在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上下转诊、导师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合作;到2020年,发挥市级三级医院引领作用,区级医疗中心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2 .组建区内“1+X”医联体。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为主体单位,联合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以人才共享、
6、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上下转诊、健康管理等为重点进行合作,组建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联体,或以技术支持、双向转诊为重点的松散型医联体。推进中山青浦分院、朱家角人民医院和青西三镇紧密型区域医联体试点,探索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在中心城区组建微型家庭医生工作室,通过全专结合建立微家医团队,探索错时服务、延伸服务等工作模式。到2020年,区内所有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3 .组建专科(专病)联盟和跨区域专科联盟。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市级三级专科(或综合)医院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为主体单位,充分发挥医院专科优势,在区域内组建中医、儿科、妇产科、肿瘤、
7、糖尿病等特色专科联盟,充分发挥市级重点专科(学科)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内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探索建立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加强与复旦儿科医联体的内涵建设,到2020年,区域专科联盟基本组建完成。4 .组建远程医疗协作信息化平台。由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搭建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区域内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远程医疗、教学、培训、转诊等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效率。到2020年,远程医疗协作信息化平台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二)建立医联体组织架构,明确医联体主体单位和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及工作职责。在医院层面探索成立医联体理事
8、会,制定章程,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双向转诊、绩效考核、收入结算与分配等制度。主体单位负责医联体日常运行管理,对成员单位进行管理指导、技术帮扶、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做好成员单位疑难危重患者的会诊和上转救治。成员单位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做好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稳定期和康复期患者的下转治疗。(三)建立医联体内分工协作和管理机制。医联体内要统筹医疗、信息、设备、专科技术等资源,主体单位针对成员单位需求,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人员交流等形式,推广临床路径、诊疗指南、新技术、新项目,普及中西医基层适宜技术和慢性病防治技术。在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浦区 推进 医疗 联合体 建设 发展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