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经济学系《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系《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系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经济学导论课程代码:ZJ10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学专业、金融学(拔尖创新、国际金融试验班)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单个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中做出经济决策,涉及微观与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部分涉及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物价指数、增长理论、经济波动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课
2、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主要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 .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局部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初步的博弈论等;3 .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4 .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考核要求1 .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
3、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2 .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 .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经济学导论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4 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45 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2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2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2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2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2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2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2
4、第10章外部性2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2第12章生产成本4第13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第14章垄断2第15章一国收入的衡量2第16章生活费用的衡量2第17章生产与增长2第18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第19章基本金融工具2第20章失业2第21章货币制度2第22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2第2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2第24章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2复习2合计54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基本任务以及研究对象;掌握经济学的主要原理;辩证看待西方经济学,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经济学十大原理教学难点: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经济学的产生(二)经
5、济学的基本任务(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一)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二)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三)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四)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第三节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一)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都变得更好(二)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三)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第四节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一)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二)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三)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
6、界等经济模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经济学研究使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掌握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假设的作用教学难点: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一)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1 .理论与观察之间的相互作用2 .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二)假设的作用1 .科学思考的艺术就是作出合适的假设2 .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三)经济模型1 .第一个模型:循环流量图2 .第二个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2 .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第二节作为政
7、策顾问的经济学家(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二)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1 .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免杂2 .实施一项经济政策面临的困难第三节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一)科学判断的不同(二)价值观的不同(三)感觉与现实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能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经济现象和国家政策。教学重点:生产可能性、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教学难点: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第一节一个现代经济寓言(一)生产可能性1 .农民的生产可能性边界2 .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二)专业化与贸易1 .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导论 经济 学系 经济学 导论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