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四诊的临床应用.docx
《中医学四诊的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四诊的临床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四诊的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总称,也称诊法。四诊既是中医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临床诊查疾病的基本技能。现仅就临床需要,谈谈有关要求。(一)四诊既须综合互参,又要掌握重点:四诊是了解所有他觉和自觉症状,掌握体征的手段,在临床上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从多方面掌握疾病的全部情况,肯定问题,排除疑似之处,防止产生片面性。由于各个病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有时在全面诊查的基础上,可以凭借一种或两种诊法,掌握疾病的重点和主要矛盾。例如水肿、黄疸可以望而知之,进一步,望其肿势偏于下肢者,多属阴水,湿邪偏重;肿势面部为剧,多属阳水,风邪为主。黄疸色如橘色者为阳黄,湿热偏重;
2、色如烟薰者为阴黄,寒湿偏重。又如胃痛、泄泻,主要是由患者的叙述获得的症状,同时也是围绕这一主症,逐步深入探问,加深认识的主要根据。在脉象方面,例如典型的弦滑、结代之脉可以获得风痰和心悸(气血不足)的初步印象,腹部的切诊也可肯定鼓胀、积的诊断。(二)四诊认症是辨证的基础:四诊是认症的手段,症状仅是疾病的现象,只有认清其本质,上升到理性的阶段,才能为辨证服务。因为有时症状表现虽多,但主要病机可以相同;有时一个症状,又可能由于许多不同的机转所产生。所以不辨清症状的本质,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据如上要求,说明在临床中必须以辨证的思想指导来运用四诊,把四诊检查和八纲辨证结合起来,明确病位,分清属性,了
3、解症状之间在病理本质上的共同性,或从某个症状所表现的病机,推断其他的可能性,扩大认症的范围,使得辨证更为全面可靠。例如临床有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脉浮、苔白等多种症状的一个患者,从辨证的角度分析,都属外感风寒的肺卫表证。又如同一胃痛,游窜不定的属气,固定不移的属血,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得温则减为寒,烦热灼痛为热,其机转又是多方面的。(三)望诊的应用:望诊包括神、色、形、态几个中心内容,重点有五色诊、舌诊两个方面:五色诊-是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因此观察面部气色的荣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推断病机,分辨善恶。具体运用,如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脏
4、腑在面目的分属部位,结合五色的不同,以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顺逆;可以用五色结合五脏,根据面部的色泽,联系某一脏腑的病变,分辨其善恶。不论五色如何,其共同的规律是:善者明亮含蓄泽一表-浮泽恶者晦暗暴露枯槁-里-沉浊与此同时,又当联系八纲进行分辨,才能进一步掌握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例如:白-虚气虚-B光白血虚-淡白赤,分实和虚实-面目红赤虚-两颔潮红青分寒热寒-黑青热-青赤黄分实虚实:明亮-湿热(阳)晦滞-寒湿(阴)虚-萎黄黑分虚实虚:青黑暗淡一阳虚焦黑瘦削-阴虚实:黑而带黄或者青黑相兼-阴寒舌诊一由于五脏之脉俱络于舌,所以通过舌诊,同样可以测知病变所属脏腑。舌诊应分舌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临床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