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docx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目录,11,-Jl-刖百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发展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营造空、铁、城一体化空间新格局第一节总体空间结构第二节功能板块布局第四章高标准打造区域性会展新城第一节塑造会展业新格局第二节培育会展业新动能第三节构建会展业新生态第五章加快构建高铁空港物流产业第一节优化完善物流空间布局第二节扩大物流对外开放水平第三节增强物流服务新能级第六章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第一节实施研发创意工程第二节推进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工程第三节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工程第七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体
2、系第一节打造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第二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品质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创新投资运营机制第三节强化用地保障措施第四节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升级,在新的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高铁站、机场及其周边地区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是整合交通服务、商业、商务、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新型功能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充分利用赣州高铁空港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统筹考虑全市功能布局,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新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业态分布,与中心城区其他区域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为
3、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总结经验、提供示范,特编制本规划。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4.77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将范围扩至赣州黄金机场、空港物流园。本规划是指导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发展背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赣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通过吸引产业、人才集聚,带动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快速崛起。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于2016年12月28日成立赣州市高铁新区建设领导小组,核心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
4、备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协同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节发展基础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市实现经济生产总值4523.63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10.0:40.3:49.7,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铁空港新区所在的赣州经开区工业营业收入1235.3亿元、增长16.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6亿元、同口径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增长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5.3亿元、增长10.16%,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增长37.2%,多项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第一
5、。产业基础不断优化。赣州经开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企业120余家,实现营收26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汇聚相关企业266家,营收占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的46%,连续2年获评全省四星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营收477.85亿元、增长29%,总量列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唯一的江西省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区块链技术产业园被工信部评为“区块链十大经典案例”。新增入规工业企业55家,数量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6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数量均列全市第一;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100家,其中国家级7家。各类产业平台及创新创业资源
6、加速集聚,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枢纽功能全面增强。近年来,为保障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基础设施与赣州西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高铁站房、市政地面道路、轨道交通预留等工程建设。赣州西站日最高客流量已达1.92万人次,已建成通车昌赣、赣深2条高铁在此交汇,规划引入长赣、赣龙厦高铁,形成“十字型”高铁枢纽。赣州黄金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航空口岸实现同步临时开放,成为江西第二个国际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208万人次。周边迎宾高架、创业路高架、客家大道西延高架等3条快速路和7条城市主次干道,使高铁空港新区与赣州经开区主城区、赣州蓉江新区、南康区实现了互联互通,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已
7、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已建成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及卫生健康服务室26处,改扩建镇卫生院1处,学校、农贸市场、变电站、消防站等基本配套短板不断补齐。同时,围绕服务保障民生和做旺人气,引进了国际会展中心、高层地标、酒店、综合商务、购物中心、住宅等“六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站项目,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第二节机遇挑战重要机遇。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深赣对口合作上
8、升为国家战略,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核心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主要挑战。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难以落地;部分项目进展滞后,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难以形成。二是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发挥不够。到站客流以中转为主,人流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大项目、头部企业少,创新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赣州 空港 新区 产业 发展规划 2023 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