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接力赛.docx
《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接力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接力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接力赛20xx年10月18日,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到20xx年底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也是党对国际社会兑现的一种承诺。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接着就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重头戏,是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乡村发展的“牛鼻子二一、要有思想、有想法、有规划、有谋划、有变化。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拍出来的,就是干出来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有变化,这是落脚点,如果搞了几年,没有发生变化,投入产出比很低
2、,又回到了起点,那就等于零,所以说一定要有变化,要有好的变化。要做到有解思维、闭环思维、提前明责,防患未然,做好统计、分类、比较、分析,把底数搞清,人数搞清,钱数搞清,程度搞清,做到民情不积压,政策不悬空,群众不掉队,上下没二心,只要好好干,认真做,一般都会有好的结果,好的变化,说到底就是要有责任心。2019年下半年中央就提出“第一议题”制度,这就是“牛鼻子”,工作中坚决不能少,要说在嘴上,留在纸上,落在实际上。必须进行多次会商,主动会商,积极会商,大家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进行“村事沙龙”,乡村振兴的结果一定会有变化。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治心病。勤劳富口袋,勤学富脑袋,勤劳不是盲目的勤
3、劳,盲目的勤劳不叫勤劳,同样勤学也不能盲目。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自己双腿站不起来,老天爷也无能为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治心病,物质穷根本不算穷,心里穷才是真正的穷,所以治疗乡村振兴的问题,一定要治心里的穷,并且迟早要治心里的穷,也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振兴不是“赶鸭子上架”,要搞明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什么?主业是什么?主线是什么?主责是什么?要的是什么?经济繁荣源于社会稳定,也源于不断奋斗。建国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从1960年到1970年,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短短十年的时间内就得到飞速的发展,钻出了石油、发射了导弹、人造卫星、造出了原子弹、氢弹,水库、大坝、森林、开荒等
4、事业如火如荼,这些都是源于思想上的富有,人定胜天,“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头雁作用必须发挥出来,说一千、道一万,关键的是治心病。三、要想正事、干正事、讲正事,出正事。老百姓就是喜欢看得见、摸得着、能当吃当喝的事情,要多到辖区转一转,看一看;多到困难群众家里跑一跑,问一问;多坐下来听一听,议一议;多静下心想一想,醒一醒。功夫在平时,平时要少想无用的事,少说不可能的事,少干无效的事,把小事也当成事业干。仔细想想,乡村是否存在三大怪:守望土地要买菜,资源浪费一大块,因循守旧是常态。有的地方通过种大棚蔬菜可以解决全村人的吃菜问题,村庄老屋、老宅、老林是否改造利用,还是闲置任腐朽?池塘里是否种藕养鱼?村
5、庄建设是否错落有致,秩序井然?村庄文化是否鼓舞人心,欣欣向荣?庭院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思想去推动落实的。要经常对照“五个必须”,牢记“两个结合”,鞭策自己,审视自己,进行自我革命,要走正路,干正事,板板正正的抓发展。四、团结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发展大于一切、自主重于一切。加强思想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思政课”是改变发展落后的源动力。党建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八年前总结党建工作,如果说流于形式,八年后再总结党建工作,如果再说流于形式,就很难说得过去,党建内容的丰富,在于紧紧结合工作实际,举一反三,群众参与,津津有味。发动群众不能分台上台下,分台上台下的叫讲话,叫报告;不分台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全面 小康 接力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