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工作路径探析.docx
《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工作路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工作路径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工作路径探析“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德育工作,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我们将培养怎样的人,中小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以党建工作为核心,有效融合党建引领与教育教学实践,发挥出二者的最大合力效应,就成为了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中小学党建和德育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相互脱节。不少学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教育教学作为核心工作,相较于立竿见影的教学成绩,党建工作似乎是务虚的,是次要的。党务工作也往往由教师兼任,缺少系统学习,理论水平不足,导致了党建工作浮于表面,成为教学工作的附属。党建工作
2、的引领作用很难凸显。2.党建成果与德育实践缺少关联。大多数的学校党建工作,往往侧重于党组织的自身发展,党建工作的成果也更多地指向了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影响不够深入。学校的德育实践,往往又另起炉灶,与党建工作各自为政,二者之间的引领与实施关系没有完全确立。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1 .认识不足。过于看重工作业绩,唯分数论的思想在部分学校依然根深蒂固。教育者对人才培养中,德育发展的根基性作用认识不到位,造成党建工作只出规章制度,德育工作只搞课堂活动的局面。事实上,“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人的成长,物质和精神缺一不可;素养的发展,知识和思想也应该各有其道。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精神是根
3、基,根的状态,决定了枝叶的长势和方向。弱化了德育的根,枝繁叶茂也是很难做到的。2 .根基不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思想、学识构成,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效。从当下的现状来看,教师队伍的构成恰恰不能满足这样的理想。真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还不能大批量地走进教师队伍,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往往由于学识修养的不足和理想信念的不够坚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样的状况下,无论是党建引领,还是德育教育,都会倾向于教条化、机械化,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强,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3 .转化不畅。近些年,部分学校在党建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出了经验做法,但是,这些成果的推
4、广往往比较缓慢。一方面,成果的推广需要诸多部门的认证,程序繁琐;另一方面,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发展自身特色,外来的成果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形成了掌声多、落实少的局面。二、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融合的着力点分析明晰使命担当。学校的使命,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为未来中国积累人才资源,为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培养怎样的人,取决于党建工作的引导和规范,取决于德育教育的浸润和指引。在人才培养中,德育有着非常特殊的奠基性地位;在学校发展方向上,党建工作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学校党建工作者,应摒弃模糊认识,理直气壮地确定学校发展框架,明确教育发展方向,为教育教
5、学把握方向,为人才成长确定思想基础。凸显党员示范。陶行知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教师自身的示范、感染,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在党员教师中,倡导“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工作模式,引导全体教师主动优化日XX育细节,以立己达人的理想状态,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抓实行为规范。一名好教师,应该是内外兼修的,他的置于公开场合的一切言行,都应该是美的代言。学校党建工作,完全可以通过美化教师言行,达到辐射带动学生的目的。党支部应鼓励教师在“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在不断提升师德认识的思想建设中,增强职
6、业荣誉感;在引导教师体会学生成长困难的情感熔铸中,提升职业担当意识。三、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路径思考教师素养是隐性德育资源学校的持续发展,关键看教师。在学校党建工作中,应坚持学做融合,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德育工作的根基。1.激发党员模范意识。优秀教师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每一位党员教师都能将自己的行为烙印上“模范”的标记,校园里的党建引领,就会无处不在。学校党支部可以按工作性质的不同,设置“责任岗”“示范岗”等,引导党员教师做教书育人的模范、科研创新的先锋、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的老师,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可以将党员的示范性融入办公环境,设置“共产党员工作岗”,做到“亮岗而行”。还可以在校园里为
7、每一名党员划出“德育责任区”,体现党员的存在价值,唤醒他们的党员身份所赋予的荣誉感,让党员标准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还可以坚持开展党员帮扶活动,请每一位党员和一位同学科教师、一名特殊学生结成“帮扶小组力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相互激励,彼此见证成长历程,让外在的身份荣誉,转换成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 .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人的社会性,让人们对榜样总是充满了向往,并且会情不自禁地去模仿,去追随。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为教师提供了不断发展的沃土。在教师的德育培养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教师”“每月之星”评选等活动,及时发现身边的榜样,激发积极向上的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校 党建 引领 德育工作 路径 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