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保卫战名词解释.docx
《襄樊保卫战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樊保卫战名词解释.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襄樊保卫战名词解释历史上在襄樊发生了多次影响较大的战役,现列举如下:(一)襄樊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襄樊(今湖北省襄樊市)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1941年9月,日军为了达到其侵略中国和南亚的目的,开始对中国军队进行攻击,其中包括襄樊地区。战役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双方在襄樊市区、周边乡村及山区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与日军展开了巧妙的游击战,同时与其他地区的中国军队密切配合,最终在1942年3月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襄樊地区。这场战役表明了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者时坚决抵抗的决心,也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襄樊保卫战:南
2、宋与蒙古发生的重要战争。襄阳地处汉水中游南岸,与北岸的樊城相对,是扼守长江的屏障。至元五年(1268)蒙古以南宋扣留使节为由,采用南宋降将刘整“先事襄阳,浮汉入江”的建议,把攻击目标直指南宋防御蒙古的据点一一襄阳。因襄、樊两城坚固,襄、樊被围断援长达5年之久。至元十年(1273)元军采用张弘范计谋,烧断襄、樊浮桥,以西域“回回炮”集中攻打樊城,不久樊城沦陷。接着,元军又转攻襄阳,守将吕文焕孤绝无援,以城降元。(三)宋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1268)九月,元世祖忽必烈命将领刘整、阿术率军围困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次年,又派丞相史天泽前往谋略。因襄樊城高河深,外有峻岭,两城又可相互支援,蒙古军采取长期围困之策,在四周修城筑围,封锁汉水,控扼水陆要冲;造战船,练水军;并屡败南宋援军。襄、樊被围断援长达5年之久,供饷困难,战力渐弱。宋度宗和权相贾似道却终日淫乐,无心驰援。八年五月,襄阳军民因张贵入援受到鼓舞,试图突围,失败。九年正月,元军烧断襄、樊浮桥,以回回炮集中攻打樊城。宋军力战不支,守将范天顺、牛富先后身亡。接着,元军又转攻襄阳。二月,守将吕文焕孤绝无援,以城降元。襄阳、樊城的失守,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襄樊 保卫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