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docx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一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2 .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3 .运用: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创境激趣(配合教材中“杨东平的事迹”,分析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道理.)杨东平四川省泸州市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10月,杨东平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回到泸州创办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杨东平看到国家重视“三农”问题
2、,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自己的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个大环境,于是主动与泸州市各县区劳动局联系,合作培养大批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保洁员。这个行为让杨东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他本人也先后得到多次表彰,现在还是沪州市的政协委员。6年的时间,小蜜蜂做成了泸州家政第一名。后来,他的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2009年,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引思明理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人娜)拧工躺蔽5H三SS-*SXf幅、物建、域术IIllI曲曲般舲嚏融T蟋群找k赋脍案例二: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
3、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
4、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案例三:展示交通工具的变化图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
5、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关键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发展观念。(教师总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对于自己的人生,也要有发展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力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分析事例,理解发展的状态)事例一: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人的一生中除去1/3的时间用于工作;1/3的时间用于休息睡眠,还有1/3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看起来很零散,但细算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第五 发展 变化 顺境 逆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