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26—2023.docx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26—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26—202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26患者识别和管理47环境及物品管理78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89暴发的应急处理8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要求,包括管理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患者识别和管理、环境及物品管理、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暴发的应急处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木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2、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7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肠杆菌EnterobacteraIes肠杆菌目细菌(Enterobacterales),为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注:肠杆菌目细菌包括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山/豹维采菌科(BUdViCiaCeae)、欧理拼4(ErWiniaCeae)、摩根菌科(MOrganeIlaCeae
3、)、哈夫尼菌科(HafniaCeae)、溶果胶菌科(Pectobacteriaceae)和耶尔森菌科(Yersiniaceae)临床感染中以肠杆菌科为主,常见的菌种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OXytoC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freundii)等。3.2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aIes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等任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
4、肠杆菌,或是产生耐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WS/T8262023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也包括对亚胺培南天然不敏感菌,而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任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摩根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等摩根菌科细菌。3.3定植colonization患者的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生殖道等部位有细菌等微生物生长但尚未引起相关感染临床表现的现象。3.4主动筛查activescreening对没有相关感染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筛查,或对患者感染部位之外的其他部位进行筛查,以发现其是否携带有目标微生物。3.5接触预防contactprecaution用于预防或减少病原体经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传播而采取
5、的一组措施。3.6去定植decolonization对有特定病原微生物定植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去除其定植的病原体。3.7床间距distancebetweenpatientbeds两张病床间任何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4管理要求4.1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多部门/科室的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科室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本机构内防控的指导与管理。4.2 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监测、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总结、分析、报告与反馈。4.3 3医疗卫生机构应将碳青霉烯类耐药
6、肠杆菌医院感染率作为反映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以推动各部门/科室落实防控职责。4. 4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每季度在机构内发布本机构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情况。5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5.1抗菌药物管理策略WS/T82620235.1.1 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医务、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信息、药学、临床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呼吸病学、重症医学等多部门/科室成员组成的抗菌药物管理团队;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5.1.2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和落实
7、抗菌药物管理工作。5.1.3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化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临床应用评价。5.1.4 医务人员在诊治感染性疾病时,应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做好鉴别诊断、区分检测到的微生物的临床意义(是否为致病、定植或污染),并充分认识到正常菌群是防御病原体感染重要机制以及抗菌药物对人体正常菌群的显著影响,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5.2建筑设计5. 2.1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宜设置成全单人间病房。5. 2.2无条件满足全单人间的ICU应设置至少1个单人间,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平方米。5. 2.3无条件满足全单人间的ICU多人间病房的床间距宜不少于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霉 耐药 杆菌 预防 控制 标准 WST826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