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13.泌尿系统疾病.docx
《病理学13.泌尿系统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13.泌尿系统疾病.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肾小球疾病定义:是以肾小球损伤和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许多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球损伤是由免疫机制抗原抗体反应所引起。1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定义:非肾小球性抗原或外源性抗原作用下,机体产生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运行经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常与补体结合,引起肾小球病变。影响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1)免疫复合物的分子的大小:大分子复合物-常被血液中的巨噬细胞清除;小分子复合物-易通过滤过膜,不易沉积在肾小球内;中分子复合物:易沉积在肾小球内。2)免疫复合物携带的电荷:阳离子:可穿过基膜,沉积在上皮下;阴离子
2、:不易穿过基膜,沉积在内皮下;中性:沉积在系膜区。2 .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定义:抗体直接与肾小球本身的抗原或经血液循环植入肾小球的抗原发生反应,在肾小球内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病变。分类:抗肾小球基膜(anti-GBM)抗体肾炎、Heymann肾炎等3 ,肾小球损伤及疾病二、病理变化肾小球正常结构正常情况下,肾单位是肾脏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的两侧肾脏共有约2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两部分构成。肾小球直径150-250um,由血管球和肾球囊组成。血管球由盘曲的毛细血管样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膜和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脏层上皮
3、细胞为高度特化的足细胞。毛细血管间为肾小球系膜,系膜由系膜细胞和基膜样的系膜基质构成。肾球囊又称鲍曼囊,内层为脏层上皮细胞,外层为壁层上皮细胞。脏、壁两层细胞构成球状囊,其尿极与近曲小管相连。梢锦足克制的Mrin分f构成,过IUlB136It小晒构示朋病理变化:1 .细胞增多2 .基膜增厚3 .炎性渗出和坏死(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4 .玻埔样变和硬化5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三、临床与病理联系(一)肾小球疾病综合症1 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较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2 .快速进行性肾炎
4、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伴鼠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主要见于快速进行性肾炎,又叫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gd;明显水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多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或轻度蛋白尿,也可两者同时发生。主要见于IgA肾病。5 .慢性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薮质血症和尿毒症,见于各型肾炎的终末阶段。(二)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1 .尿的变化:少尿或无尿、多尿、夜
5、尿和低比重尿。2 .低白蛋白血症3 .水肿4 .高脂血症5 .高血压6 .贫血7 .薮质血症和尿毒症四、类型与病理特点(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故又称为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最常见。编理变化1肉眼轻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或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又称“大红肾”或“蚤咬肾”。2光镜肾小球: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增生(内皮和系膜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严重处血管壁纤维素
6、样坏死,伴血栓。肾小管:近曲小管变性,腔内出现蛋白、红细胞等。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泗。3免疫荧光肾小球内颗粒状IgG、IgM和C3沉积。4电镜曲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呈驼峰状。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通常于咽部等处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发热、少尿和血尿等症状。血尿为常见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镜下血尿。尿中可出现各种管型,可有轻度蛋白尿,常出现水肿和轻到中度高血压。血浆肾素水平一般不增高。成人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高血压和水肿,常伴有血尿素戴增高。转归:儿童预后好,1-2%转为慢性肾炎。成人较差,15-50%转为慢性肾炎。(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
7、肾小球肾炎)痛变精点: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临床表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原发和继发,大多免疫机制引起分型:I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抗GBM抗体性)Il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我国多见此型),其他肾炎发展而来。Ill型:免疫反应缺乏型肾炎病理变化1肉眼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表面可有点状出血2光镜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纤维素的渗出刺激新月体的形成,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称为细胞性新月体;之后胶原纤维增多,转变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成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玻璃样变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泗3免疫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13. 泌尿系统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