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11.消化系统疾病.docx
《病理学11.消化系统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11.消化系统疾病.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食管的炎症、狭窄与扩张第二节胃炎定义:是指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分类: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及特殊类型的胃炎。一、急性胃炎1 .急性刺激性胃炎2 .急性出血性胃炎3 .急性感染性胃炎二、慢性胃炎1 .病因和发病机制(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长期慢性刺激(3)十二指肠液反流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4)自身免疫性损伤2 .类型及病理变化(1)非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淡红色,表面有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严重者伴有点状出血和糜烂。镜下特征: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泄,但腺体保持完整,无萎缩性改变。临床表现:腹痛、腹胀、喷气。食欲不振
2、、反酸、恶心、呕吐、乏力等。结局:大多经治疗或改善饮食可痊愈。少数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特点: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肠上皮化生、固有层内大量淋巴和浆细胞浸润。肉眼观察:胃黏膜变为灰色或灰绿色;黏膜层变薄,皱装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偶有出血及糜烂。镜下特征:1)胃黏膜变薄,腺体变小,数目减少。2)固有层内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3)胃黏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4)常出现腺上皮化生,分为肠上皮化生(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增生取代了胃黏膜上皮)和假幽门腺化生。临床病理联系:胃腺萎缩导致胃液分泌减少,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等症状。A型患者由
3、于壁细胞破坏明显,内因子缺乏,维生素&2吸收障碍,故易发生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肠腺化生,在化生过程中,必然伴随局部上皮细胞的不断增生,若出现异型增生,则可能导致癌变。分型:表111慢性萎缩性胃炎a、B型比较衰A型B型病因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R%ri感染(60%-70%)病变部位抗壁细胞和内因子抗体阳性阴性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低胃内G细胞的增生有无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90%)阴性胃酸分泌明显降低中度降低或正常血清维生索Bc水平降低正常恶性贫血常有无伴发消化性溃疡无三、特殊类型胃炎1 .慢性肥厚性胃炎病因:不明发生部位:常发于胃底、胃体;肉眼:黏膜肥厚,皱装粗大加深变宽,形似脑回;黏膜
4、皱袋上可见横裂,有疣状隆起的小结;黏膜隆起顶端有糜烂;镜下: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有时可穿过黏膜肌层,黏膜表面黏液分泌细胞增生,分泌增多。固有层炎细胞浸润不显著。2 .化学性胃炎病因:因含胆汁,胰酶的十二指肠液长期大量反流人胃(可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此时幽门功能丧失)或长期服用NSAIDs或其他对胃黏膜损害的物质引起。病理变化:表现为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较少。3 .疣状胃炎病因:不明发生部位:常发于胃窦病理变化:病变黏膜出现中心凹陷的疣状突起病灶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定义: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看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临床: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喷气。(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
5、幽门螺杆菌(HP)2 .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3 .胃液的消化作用4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5 .遗传因素(二)病理变化部位:胃小弯侧(近幽门处),胃窦部尤多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或后壁。肉眼:溃疡常单个,圆形或椭圆再,胃溃疡直径2cm以内,十二指肠溃疡一般直径ICm大小。溃疡边缘整齐,如刀切,底部平坦,深及肌层甚至浆膜。周围黏膜水肿,皱裂向周围放射状排列。镜下:溃疡由四层结构组成,最表层为炎性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等);其下一层为坏死组织层;再下则为肉芽组织层;最下层为瘢痕层,瘢痕底部小动脉可出血增殖性小动脉炎,溃疡底部的神经纤维变性、断裂、小球状增生。(三)结局及并发症1 .愈合2 .并发症(1
6、)出血:10-35%。溃疡底部毛细血管破裂,严重者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2)穿孔:约5%。多见于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壁薄),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慢性局限性腹膜炎。(3)幽门狭窄:约3%。水肿、痉挛、瘢痕收缩使幽门狭窄。(4)癌变:1%以下。见于长期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癌变。(四)临床病理联系溃疡病患者常出现的周期性上腹部疼痛是由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所引起;与胃壁平滑肌痉挛也有关系。十二指肠溃疡常出现半夜疼痛发作,这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有关。反酸、暧气与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逆蠕动以及早期幽门狭窄导致胃内容物排空受阻,滞留在胃内的食物发酵等因素有关
7、。第四节阑尾炎阑尾壁结构: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1)粘膜:分为三层.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较多,上皮常脱落不完整.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含肠腺较少,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发达,常突破粘膜肌与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相连.粘膜肌层:较薄,沫占膜肌层常常不完整.(2)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3)肌层:较薄,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4)外膜:为浆膜。(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二)病理变化1 .急性阑尾炎(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肉眼: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镜下: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可出现缺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11. 消化系统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