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过程.docx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过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过程系统(system)是由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根据系统状态变化的时间连续性与否,可将系统分为连续系统(continuoussystem)和离散系统(discretesystem)o其中,离散系统是指系统的全部或关键组成部分的变量具有离散信号形式,系统的状态在时间的离散点发生突变的系统。描述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对象(object)属性(property)、活动(activity)、输入输出(I/O)J对象又称为实体(entity)?它确定了系统的构成和边界,可区分为临时对象与永久对象,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对象叫临时对象,比如顾客、工件、
2、工人等,它们一般是流动的,永久驻留在系统中的对象则叫永久对象,比如服务台、设备等,它们一般是静止的属性描述了每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活动定义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确定了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输入输出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互。1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目标在生产系统建模领域,有许多经典的分析与优化问题,比如车间布局规划与重构、生产线平衡分析、车间计划调度、物流路径规划、物流调度、故障分析与维修决策等等,大量学者利用运筹学(OPerationsresearch,0R)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然而由于实际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这些成果往往难以直接用于解决工
3、程问题。通过建模仿真手段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由于更容易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并且分析手段全面,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根本目的在于:(1)在系统布局设计阶段,通过生产与物流活动的仿真,对系统运行性能进行定量分析,提前发现问题,为系统结构设计、资源分配、方案比选等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以保证系统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鲁棒性;(2)在系统运行与持续优化阶段,建立物理生产系统的数字挛生,通过基于数字空间的仿真试验与优化,识别生产瓶颈,优化运行参数,评估系统在不同调度策略下的性能,确定高效的作业计划和调度方案,辅助生产决策,提高物理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2生产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于现有或预期建设的生
4、产系统,为了评价其性能的优劣,进而找到改善的方向,必须量定量化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常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1)生产率(productivity):它是一个相对指标,通常表示为产出和投入之比,根据投入要素的数量,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和总生产率,比如,投入要素为工人,则表示为劳动生产率;(2)生产能力(productioncapacity):简称产能,指生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合理的技术条件下,生产某类产品或零部件的平均数量和最大数量。比如一条加工生产线,如果工件投入充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生产线单位时间产出的工件数量会稳定到一个最高水平值,这就是生产线的最大能力(极限能力),实际情况
5、下,未必能满负荷投入工件,平均产量一般小于最大产量。进一步还可考虑设备故障、工件缺陷、工人离岗等因素,定义有效生产能力;(3)在制品数量(numberofworkinprocess,WIP):指已投产未完工的工件数量,包括处于工作、等待、运输等状态的工件数量之和。根据著名的LittIe公式,单位时间投入系统的工件越多,并且工件通过系统的时间越长,则在制品数量越多。在保证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在制品数量当然越少越好,因此,工件的投产时机选择和生产调度策略都很重要;(4)通过时间T:指工件进出系统(设备、产线或车间)的时间差,也称系统逗留时间,它由加工时间、运输时间和等待时间构成。一般统计一类工件的平
6、均通过(逗留)时间;(5)工件加工/运输/等待时间占比:指工件通过时间中,加工/运输/等待时间的比例,显然,如果加工时间占比偏低,则说明物流效率低或生产调度不合理;(6)等待队长:指在等待加工或搬运任务的缓冲区中,最大和平均等待的工件个数。等待队列决定了缓冲区的容量设计大小,并且,队列越长,说明缓冲区之后的设备是瓶颈;(7)订单按期完成率:订单即生产作业计划,在订单下发时一般会给定期望完成时间。由于生产异常因素,或者生产负荷过重、调度不合理,部分订单可能无法按期完成,导致订单按期完成率达不到Io0%。实际情况中,订单提前太长时间完成可能也不合理,这时可以设定期望完工时间区间,并计算订单准时完成
7、率;(8)直通率(firstpassyieldrate):指产品从第一道工序开始一次性合格到最后一道工序的比例,与每道工序的合格率相关;(9)设备利用率(utilizationratio):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占总时间或有效时间的比例;(10)设备(OEE):指设备综合效率,OEE=可用率X表现指数X质量指数;(11)资源利用率:指物流车辆、人、工装、工具的利用率;(12)能源效率:指单位产品能耗或单位能耗产出;(13)生产线平衡率(linebalancerate):指各工序作业时间和/(工序数X瓶颈工序时间);(14)物流运输距离/成本:指单位时间内的物流运输距离/成本或者产品的平均物流运输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系统 建模 仿真 基本 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