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质量管理制度.docx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质量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L总则12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3 .成品保护制度34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度55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86 .质量检验评定制度97 .三检及交接检制度98 .工程现场挂牌制度109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1110 .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1111 .岗位培训制度12现场质量管理制度1.总则:为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项目部的质量目标,认真执行合同规定,满足业主要求,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管理制度,项目部各级人员必须遵照执行,切实做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规范施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2.施工技术交底制度2.1.技术交底是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某一分项工程、某一工序施
2、工前,由主管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在使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过程中起媒介和保障作用。通过技术交底使操作者(基层管理人员、领工员、班组长、工人)掌握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了解技术标准,按交底的几何尺寸将工程付诸实施,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完成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2.2.项目总工程师是技术交底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部是项目技术交底主责部门。项目部总工程师、工程部、安质部、施工队伍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对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交建设、设计单位解决。2. 3.三级技术交底制度2.1.1 1项目总工程师向项
3、目部各部门及技术人员进行施组、方案、关键工序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总体安排、总体施工方案、劳动力、资金、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物资设备、技术和质量标准、设计变更内容、关键工序及控制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2.1.2 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向本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工区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关键工序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方法、工艺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具体措施及标准;有效图纸及变更图纸、各种加工图,测量放样桩檄、测量控制网、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及控制点,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措施,成品保护方法及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2.1.3
4、工程部专业技术人员或各工区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工序、作业指导书及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尺寸及定位;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关键工序及控制点;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2. 4.技术交底要求:2.1.1 技术交底类别主要有: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交底、技术管理交底、施组方案交底、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分工序工程技术交底、安全质量及环保专项交底以及季节性施工措施交底等。2.1.2 技术交底应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
5、方案实施前,项目总工程师或工程部负责人必须会同工程部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工区技术负责人向作业队进行交底,并对交底后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2.1.3 技术交底要细致全面,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要交到基层施工班组,能采用图表的尽量采用直观的图表形式。2.1.4 4.4技术交底的方式尽可能以召开交底会议形式进行,做好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资料交底人被交底人必须签字齐全,及时归档保存。2.1.5 所有工序实施前,应当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得施工。在应急情况下对非关键工序可先在现场进行口头交底,随后应在当日补上书面交底,并取得接受方签字确认。2.1.6 技术交底前,应熟悉设计图纸、有关的规
6、范规程及技术安全标准等,不得将设计文件、标准图不加标注、审核、分解而简单地复印下发。应对原图和资料分解,重新组合并附加解释,对可能疏忽的细节要特别说明,提出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克服通病的措施。技术交底应填写清楚,要绘制简图并标注尺寸。2.1.7 技术交底需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对复核无误的交底,复核人需签字确认,严禁代签。2.1.8 工序交底应交到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手中,对于涉及试验相关的内容还应交至试验人员;安全质量专项技术交底必须交到参与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质量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手中,交底的内容应是分年、季、月编制的有针对性安全质量措施或专项的安全质量措施。所有交底接收人员需签
7、字确认,严禁代签。2.1.9 9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对技术交底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填写技术交底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详见附件一)。对现场施工出现与技术交底有偏差时,应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并应留有验证记录。2.1.10 4.10技术交底资料需由专人进行统一归档管理,以便于查阅。2.1.11 制度3.1. 总则:为防止过程产品和和竣工工程因保护失控,可能造成的质量问题和缺陷,最大限度地避免返工和修补损失,向顾客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满意工程。3. 2.成品保护职责3.2. 1.生产副经理分管成品保护工作。3. 2.2.工程部负责对成品防护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各工区成品防护情况,并保留检
8、查记录。4. 2.3.各施工队按照施工项目管理区域制定成品保护的责任制,具体组织和实施成品保护工作。施工作业班组对工序成品的防护负责。3. 2.4.各级质量检查人员负责各项成品保护的检查监督。3.1 成品防护依据: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工程合同的有关规定;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3.4.成品保护(防护)的部位有:采购的物资及设备、已完工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等。1.5. 物资、设备的保护:各类进场的物资必须按平面堆放;大宗物资必须码放整齐,不得混码、混存;怕水、怕潮的物资露天存放时必须做到“上有盖,下有垫”;对价值贵重、零散、易丢失类物资必须入库保管,按规定码放;3.6.容易碰撞的部位、容易堵塞的部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场 质量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