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解第一章(敬守版)教学设计.docx
《《道德经》注解第一章(敬守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注解第一章(敬守版)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道德经解释的版本太多,说起来争论的地方就多,我们还是使用内业的“正形守善-摄德这个思想体系,来说说看,看看道德经是什么样的境界。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们先来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我们讲到过“境界这个词。是讲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同行之间,往往一个动作就可以传达一个意思。但对外行来说,就不能理解那个动作表达什么。道的境界和现实中的人看到的境界,这两个境界都是人的境界,但是,是不同的境界,就是说在现实中看到的境界,和内心的意识范
2、围的那个境界,就像现实中的不同行业一样。在内业里面,我们把道的境界理解成意念中的那个境界。道德经这个“常道”和“常名”就理解成现实中的人看到的境界,“道”和“名”就是道的境界。在现实中的人不了解道,就相当于没入行。难入行的这个道,是可以去参悟和了解的,即可道、可名。这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解释。再看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还是参照内业里面的知识来理解,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不现,证不丑”,就是人先不要干预所感应到问题,就是先观察。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都是不知道的。就是相当于“无名”的境界0待到观察点门道的时候,就是有意识的时候,就要表
3、达出来,能表达就是“有名”的境界。一开始人对外界都是未知的,就是“天地之始”,都是无名”的,既“无名天地之始”。待到这个未知的问题逐步明了,能表达的清楚,就是有名而且知道其特性。并很好的摆正各自的位置,从而育化万物,能育万物就是“万物之母工即“有名万物之母”。再看第三个句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先理解这个常字,要是说做“故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也很好,怎么理解这个“常”字呢!认识问题不会一下子就很明白,就要常常思考。内业里面有句话,“思之重思之”是思考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不会被问题困住而伤害到自己,而且得出的结论快;就是常的意思。先这么理解常字。通俗的讲,就是常
4、常观,不是一次把问题观到位。实际上一次就把问题看明了也做不到的。再来讲“无欲”“有欲。无欲就是观察阶段,不要凭借自己过去的认识来干扰现在的认识,就是“精不现,证不丑”,有欲望的时候,是想到观察到的问题自己该怎么用,或对自己现在有哪些影响。举例子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色妙,这是无欲的时候,有欲望的时候,就想到,到那洗个澡会咋样,那个水味道咋样,用那个水发电咋样。这就是有欲望的时候。徼,王弼注解里,理解成归终也”,可以理解成这里说的,会咋样;再说“观”这个字。上面说的“妙”也好,“徼”也好。都只是在观看着。在内业里面讲到“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这样做到了,人就是中正的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经 注解 第一章 敬守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