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21年林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docx
《XX市2021年林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2021年林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2021年林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一、林业和草原基本情况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248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25%提高到34.8%,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年降水量由380毫米增长至580毫米。年沙尘暴由近30次降到基本没有。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优良空气天数达到285天以上,连年位居全省前三,治沙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就。(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
2、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仅本世纪的20年间,我市新建常绿针叶林180万亩,完成“万亩连接工程”52片,全市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水准大大提高。森林资源增加,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动植物种群与数量不断丰富,全市现有野生植物470种,新引进栽培绿化植物90多种。有国家I、II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各类古树名木2221株,建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省级各1处,市级、县级各2处;湿地面积69万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同时,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身边增绿”的原则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在城郊建成长100多公里、宽ITO
3、公里的环*城生态圈。建成了*沙地森林公园及*两山、靖边五台等16个城郊森林公园,打造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沙漠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铁路沿线、河流沿岸、水库周边建成绿色长廊1800多公里。林业治污减霾、碳汇释氧功能显著增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根据我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条件,在主抓红枣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核桃、山地苹果等经济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348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
4、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在北部风沙区建设长柄扁桃基地,与高等院校联合进行丰产栽培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已成功研发了长柄扁桃食用油等产品。积极开展樱桃、油用牡丹、树莓、花椒等经济林引种栽植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林下养殖、药材种植、生态旅游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带动下,苗木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育苗面积达10万亩,年产各类苗木8亿多株,苗木花卉产值达20多亿元。广泛开展的造林绿化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劳动岗位,群众通过参与造林护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项目,增加收入5亿多元,农民人均增收1900多元,生态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三)社会效益稳步提高。防沙治沙使沙
5、区自然环境大为改观,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全市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挥着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由过去“三翻五种,十年九不收”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在防护林屏障的庇护下,*成为全省马铃薯第一大市、第二大“粮仓”;羊子饲养量达到100o万只,实现了“林茂粮丰牧发经繁”,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市资源开采企业积极履行义务职责,对各自的办公区域、厂区矿区、职工生活区及厂矿周围进行绿化;各类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6、*区发掘杏树生态文化内涵,每年春、夏、秋季分别举办杏花文化节、杏果采摘体验季和红叶文化活动,着力开发以杏花、杏果、杏叶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和亲近自然的主要内容。沿黄各县举办红枣采摘体验活动,引导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生态脱贫成效显著。脱贫攻坚以来,*市按照“项目带动、产业引领、保证重点、全面推进”和“一抓两落实三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生态脱贫攻坚。2015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生态脱贫资金28872.18万元。其中,兑付生态护林员工资4180.3114万元,兑现贫困人口生态效益补偿资金7551.33万元,落实贫困
7、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资金5110.4214万元,兑现开放“五个一批”工程资金311.09万元,重点造林工程发放贫困人口劳务工资660.7471万元,投入贫困村或贫困户特色林果经济基地建设资金5338.586万元、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投资5514.6933万元、定点帮扶贫困村资金205万元。二、林业产业建设情况(一)基地建设稳步发展,产业进程明显加快。基地建设形成规模。截止2019年,我市林业系统已发展各类经济林348.3万亩,林业总产值达98亿元。其中:红枣保存面积17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5万亩;两杏保存面积达90万亩,其中山杏75万亩,大扁杏15万亩;长柄扁桃现保存天然林1万多亩,人工林造林
8、面积达38万亩;核桃保存面积达43万亩。2019年全市红枣产量49.2万吨,红枣产值22亿元,红枣产值占到林业总产值四分之一。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涉林企业众多,其中大中型加工企业10多家、小型加工企业80多家,个体加工点2000多家,涉林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竞争力增强。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6家。林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杏仁粉、杏仁露、红枣咖啡、长柄扁桃油等产品相继出现,并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二)适地适树科学引导,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市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地发展林业产业,实现了由单一生态建设转变为兼顾促进经济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2021 林业 发展 助推 脱贫 攻坚 调研 报告 对策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