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防治措施.docx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防治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医院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防治措施一、心理护理二、压疮护理三、呼吸道/消化道/伤口感染四、泌尿系感染五、便秘或者腹胀六、体位性低血压七、下肢静脉血栓八、废用综合征九、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十、坠积性肺炎一、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因长期卧床会出现的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等负面心理,这样的心理一直存在则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配合治疗程度等。预防策略我们在做床旁的时候则要对患者有更多的爱心、耐心与细心,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情况,做到有问必答,耐心为患者解释病情,细致入微地照顾和治疗患者,安抚患者情绪,打消患者的顾虑,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应与患者家属多沟通
2、交流,让其多来医院陪伴老人,以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和重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二、压疮护理它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发生坏死,随之发生局部皮肤和软组织的溃烂。预防策略要根据褥疮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制定相应预防计划;对感觉障碍的患者要慎用热水袋、冰袋,以防止烫伤或冻伤;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局部皮肤及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每2h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并观察皮肤情况,要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上2次,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要在肌肉
3、包裹较薄的骨隆突处,垫以海绵垫、气圈或褥疮垫;要做好护理记录,照顾中要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以杜绝褥疮的发生。三、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主要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起又不能坐起和翻身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体弱及慢性病者,可能危及生命。主要由于活动受限妨碍有效通气(限制肺部扩张)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肌力减弱和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减弱)以及患者进食体位不易进食,容易呛咳或者食物在消化道运行缓慢堵住等。伤口感染:开放性伤口,特别是伤口污染或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即可发生感染,早期清创不彻底可能导致化脓性骨髓炎。预防策略患者应该主动锻炼、家属或者护
4、工给患者定时翻身、体位转换和拍背,进食尽量避免平躺仰卧位,注意摄入的食物质和量等。对于伤口感染的患者,早期清创的最佳时间在8小时之内。后期伤口换药时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定期护理。四、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乏运动,使骨骼处于脱钙状态,大量的钙由骨骼中游离出来,通过血液从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使尿中的钙含量迅速增加,如同时有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因素存在,很快就会在尿路内形成结晶结石,其中尤其以膀胱结石最为常见;加之不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不及时排出尿液,饮水较少,可继发尿路感染。预防策略嘱咐患者家属要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为患者擦洗会阴部2-3次,保持内裤清洁干燥;鼓励患者每日饮水
5、200Inl以上,指导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对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造成尿潴留的患者,协助其取合适体位在床上排尿,或为患者按摩、热敷膀胱区或让其听流水声,以刺激膀胱产生尿意。对需要导尿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长期留尿管的患者,要做好尿管留置的护理,已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应每日冲洗尿路膀胱2次,密切观察尿液情况。五、便秘或者腹胀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长期不卧床和进食少,运动少等原因则引起了便秘。嘱患者家属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指导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期 卧床 患者 并发症 防治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