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摘要: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小概率事件,安全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控制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危害程度,保障人身免受意外伤害,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关键词:三识六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雏形,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和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一、三识六制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的工作模式,
2、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效能。“三识”是指: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主要途径,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或安全活动,通过吸取直接或间接的安全经验或教训,以便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作业观念,防控人的失误行为引发事故的发生。完善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包括完善物的标识和环境的标识等,物的使用、贮存和保管应形成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相应的标识,对物的状态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及时消除物的隐患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防止物的能量不受控逸散而造成伤害事故;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应醒目清晰,隔离与防护措施可靠实用,不断
3、改善物的本质安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应对危险源不定期进行辨识与评价,按ABC法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与排序,集中优势资源对主要危险源进行治理与控制。以系统工程的观点优化系统安全方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危险源的现场状态,消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误区和死角,提升系统安全工作的质量。“六制”是指:安全提醒制;安全互保制;信息确认制;考核连带制;资质亮牌制;事故应急救援制。安全提醒制指在分配工作或任务时,务必对安全工作和现场危险源进行交底,对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实践技能进行交待,对人员配置的安全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安全提醒制应层层分解落实,并应有相应的可追溯记录
4、,以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相互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实践技能;实施安全提醒制应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价和责任追究。安全互保制是指通过安全互保、联保、结对子的方式来实现共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现场可通过签订师徒安全保证合同,班组可通过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作业时可通过合理配置安全互保人员的方式,来实现安全互保制的具体落实与实施;对出现的问题应追究互保人员的相应责任。信息确认制是指信息沟通与交流必须进行现场确认后才能传递,以保证信息流有序无误进行转移,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作业时,由于信息失误引发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电器检修操作,设备检修、作业过程等信息必须进行专人、专项确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管理 中的 三识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