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docx
《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家庭心理学所采用的整合历程系统观点内涵为何,并讨论其对研究历程的影响。作者首先比较了一般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及整合历程系统观点三者之间的差异,指出整合历程系统观点所关注的焦点超越了家庭系统本身,它把家庭知识视为整体,重视家庭互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并且致力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可视为研究家庭的一种科学范型。作者接着从研究问题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用,及研究资料的诠释等三方面,讨论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对研究历程的影响。在研究问题的形成上,系统观点提醒研究者在进行家庭问题的研究时,必须注意到家庭关系的不同向度,将时间因素纳入考虑,并且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在研究方法的选用上,
2、系统观点主张兼采质化与量化研究的方式,以个人乃至全家人为资料收集的单位,重视长期性资料的收集,力求掌握整体也掌握部分。至于研究资料的诠释,系统观点主张研究者可透过家庭成员不同资料的相互比对,形成多重观点的解释;亦可透过家庭成员的聚合观点,对家庭关系提出解释。两者皆对家庭心理学的研究有所贡献。关键词:家庭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历程系统观点写这篇论文的动机是出于对家庭心理学的认同与对系统理论的不了解。从1995年2月家庭心理学研究小组的形成,家庭系统这个名词就不断在小组成员中提出来使用与讨论,然而大多数的讨论都是以更多的疑问收尾。1997年6月,我与几位小组成员于中华心理卫生学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叶
3、光辉、孙世维、利翠珊、赵淑珠,1997)中,正式面对了这个主题,在该文中,我们除了介绍家庭心理学这门学科领域的诞生与开展之外,更宣称系统思维模式是家庭心理学研究与实务工作的特点。我们采用Pinsof(1992)对系统思维观点的解释,指出系统的多元与互动建构特征是家庭心理学思考家庭关系的起点,而家庭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一种整合与历程的系统观点。四人合着的论述完成了,而对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在研究实务上的探究才刚刚开始。1998年4月在中研院的一场小型研讨会中,家庭心理学研究小组以家庭心理学:系统思维观点的探讨与应用为题,呈现我们的思考所得,获得许多宝贵的建议。本文的初稿即是研讨会中的一篇论文,后经研讨
4、会论文评论人及小组成员后续的讨论而做了大幅度的修改,除了删除不直接相关的理论说明外,主要针对三个面向加以讨论,一是厘清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与一般系统理论及家庭系统理论的分野,二是交待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在认识论及方法论上的立场,三是讨论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对研究历程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系统观点的演进与内涵对以研究个体行为及心智历程为主的心理学界而言,系统这个名词带有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味道。一方面它与心理学所重视的个体正好是一个相反的概念,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也很难对个体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牵连视而不见。特别是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认可家庭心理学这个分支之后,相关学者径相主张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探究应深入个人
5、与家庭关系,系统一时之间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只是系统的概念涵盖面甚广,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对话,往往会使焦点模糊,各说各话。以下将对系统这个概念所涵盖的不同层面加以说明。大体来说,与家庭心理学有关的系统思维活动有三种,分别是1960年代盛行的一般系统理论、家族治疗中所使用的家庭系统理论,以及家庭心理学所主张的整合历程系统观点(以下简称系统观点这三种系统思维活动都认为家庭应被视为一个系统,但三者的起源不同,所关注的焦点及应用的领域也有差别。一般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可以说是家庭心理学系统思维观点的滥觞,它是由生物学家出身的贝塔朗菲于1960年代所提出来的,其主要的理论内涵乃是来自生物学上的有机体概念,
6、强调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虑。相对于机械体的概念,强调开放、变动、生命的活动力的有机体概念确曾为科学界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贝氏所提出的一般系统理论在一九六O及一九七O年代不仅在自然科学界引起很大的重视,也曾被应用于社会学、组织心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一般系统理论在盛极一时的时候,亦曾有学者将其视为整个科学界的骨干,试图以此整合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例如Boulding(1968)就曾经将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依其复杂性排列成为九个层级,并且认为人类知识的能力仅勉强能处理复杂程度较低的层级一至三。在Boulding的想法中,第四层级以上的系统即具有开放系统的特性,会与外界环境保持某种
7、物质的交换,以维持生命的形态,这个层级的知识对我们而言几乎是全然地神秘。而人类系统与社会系统因有相当高程度的开放性,且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的高层次系统功能,所以分别被定位在层级七与层级八,也是我们身在其中,却无法着力的部分。1960年代Boulding以谦卑的心情来看待人类的知识成果,并且提醒我们当时新兴的管理科学虽然涉及人的行为,也掌握了生命的开放性,但在知识的进展上亦并未超越层级四。十余年后,家庭研究学者BrOderiCk&Smith试图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界限的设定、关系的特性,及回馈与控制层级的运作机制,可以说又将一般系统理论与家庭研究的关系拉近了一步。然而这些讨论一般系统理论的文献
8、似乎仍然只是停留在概念的层次,并未见到应用一般系统理论的具体研究实例。家庭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在家庭知识上真正的贡献主要是表现在不同的家族治疗实务工作上。家族治疗工作者强调个人只是家庭问题的代罪羔羊,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必须观看整个家庭系统的功能与运作。凡是采用经验取向、策略取向、结构取向、代际取向等主要派别的家族治疗者,都会强调他们工作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或家庭系统理论。而这些强调把对家庭系统的观察视作理解个人问题基础的作法,的确使家族治疗者作出与心理治疗者不同的贡献。家族治疗者所称的系统理论与BertaIanffy所发展的一般系统理论有什么不同呢?从历史发展而言,家族治疗者所提出的系统理论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 心理学 系统 观点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