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docx
《大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3Abstract:31引言52文献综述62.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62.2 创造力72.3 社会认同82.4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92.5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与创造力的关系102.6 小结113总体研究思路113.1 研究假设113.1.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113.1.2 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113.2 研究意义113.2.1 研究理论意义113.2.2 研究现实意义114研究方法124.1 研究对象124.2 研究工具124.2.1 创造性自我效能量表124.2.2 青少年创造力量表124.2.3 社会认同量表135研究结果135.1 共同方法偏差135.2 描
2、述统计1353调节效应分析136讨论146.1 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156.2 社会认同在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157结论178展望17附录20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20青少年创造力量表20大学生交往群体与社会认同问卷21大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摘要:为了更深层次地探讨大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创造性自我效能量表、青年创造力量表和社会认同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认同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较高水平的社会认
3、同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和创造力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较低水平的社会身份在创造力自我性能和创造力之间发挥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关键词: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创造力;社会认同;调节作用Collegestudentcreativeself-efficacyimpactoncreativity:socialidentityadjustmentXUYangminhuapsychologydepartment,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Inordertofurtherexploretherelationship
4、betweencreativeSeIfLefficacyandcreativityaswellassocialidentityamongcollegestudents,thispaperusesthecreativeself-efficacyscale,adolescentcreativityscale,socialidentityscaletoconductaquestionnairesurveyof404collegestudents.Theresultsshowthatthecreativeself-efficacyofcollegestudentscanpositivelypredic
5、ttheircreativity.Socialidentityplaysamoderatingrolebetweencreativeself-efficacyandcreativity.HighsocialidentityhasasignificantpositivemoderatingrolebetweencreativeSeIfLefficacyandcreativity,whilelowsocialidentityhasasignificantnegativemoderatingrolebetweencreativeself-efficacyandcreativity.Keywords:
6、creativeself-efficacy;creativity;socialidentity;adjustment1引言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与创新密不可分。礼记中庸所提出“博学之,审问之“着重指出了学习的必然逻辑,也就是人在对困难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培养出独立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目前大学生所缺少的创造力。是否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当前,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我们都离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有很大的距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和不可或缺的力量。斯腾伯格说:“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
7、训练的”,所以,大学生创造力发展关键阶段的创造力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探索创造力产生的机制,并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一机理进行干预,进而改善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这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创造力的本质,丰富、发展和完善创造力理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掌握创造力的发展规律、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等都非常重要。所以,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理进行研究,不但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对于更好地理解创造性的本质,丰富、发展和完善创造性理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创造性是由参与创造性行为的人的人
8、格特征、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其中,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发现,教师对中小学生创造力行为的正面反应与正面评价,对学生创造力的自我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行为对中小学生创新自我效能的正向预测作用,在我国已得到证实。目前.,我国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创造性教育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上。但国内现有文献和研究中对大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较少关注(孙思佳,2020)o所以本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以弥补前人研究缺憾。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在不同情境下,通过调节自我效能来调节创新活动,然而,作为对现实情境的信心水平的自我效能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创造性 自我 效能 创造力 影响 社会 认同 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