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docx
《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一、总则第一条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XX目的。第二条为进一步加强自治区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蒙医)治未病优势,规范“治未病”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增强治未病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本标准。第三条本标准旨在指导“治未病”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并作为“治未病”中心建设周期中期评估和终末评
2、审验收的依据。二、基本条件第四条不得以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及国医堂、名中医(蒙医)工作室、保建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治未病”中心名称。第五条治未病中心组织构架与管理模式应为具备临床与管理职能的一级科室,由院领导直接管理,设立专职的中心负责人;中心功能定位以“未病先防、疡后防复”为主。第六条中心建设总面积不低于600各区域分布合理,满足开展服务业务需要。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治未病门诊及健康宣教区等区域,便捷工作流程,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区域设置只需体现相关功能即可,不要求对各区域对应挂牌命名。第七条
3、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及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配置有关设备条目要求配置设备,诊断设备不少于5种,技术开展不少于10种。第八条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中心服务需求和特点开展“治未病”文化建设。三、人才队伍第九条中心人员主要包括中医(蒙医)执业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不少于10人,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不低于85%;治未病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层次、结构、年龄合理,岗位责任分工明确,团队协作稳定,具有支
4、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第十条中心负责人应由从事中医(蒙医)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蒙医)专业15年以上工作经历,同时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指导健康状态管理和“治未病”服务人群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效果总结的能力。第十一条学术带头人应从事中医(蒙医)工作20年以上,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治未病”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备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和科研创新工作的能力。第十二条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蒙医)治未病工作5年以上,同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具备全面继承本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蒙医 治未病 中心 建设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