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
《古代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一、称谓和姓名(一)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例如:心为始皇帝。史记寡人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译为“我”。例如:梁惠王曰:“搴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例如:权叹息日:“诸人持议,甚失办望。”(赤壁之战)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容芭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如:齐侯日:“岂毛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2)臣子自
2、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例如:张良日:“秦时与医游,项伯杀人,乐活之。”(鸿门宴)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老生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例如:令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例如:尊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例如: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茶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小人谦称,译为“我”。例如:少有母,皆尝少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
3、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不佞(疝19)。同“不才”。例如:不住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贱子谦称自己。例如:幽于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4)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o例如:委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贱妾女子自称。例如:艰爰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4、”。例如:若晋君朝以入,则呼于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老臣率冬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同宫于,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鹦鸠天为老母寿)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吾虎女安肯嫁本于乎?(三国演义)弱
5、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例如:臣有多杏,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贫贱有少(宋史)2.敬称(1)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例如:今哆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例如:时空争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
6、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例如:愿学于重天授之姿,负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足下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执事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热争。(烛之武退秦师)阁下尊称,译为“您”。例如:侧闻阳丁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左右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
7、“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专有。(报任安书)君尊称,译为“您”。例如:今有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O例如:为于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愿为于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例如:至江上,欲涉,遇一来。(吕氏春秋)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笛)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化 常识 原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