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实施与主人的另类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课程实施与主人的另类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课程实施与主人的“另类”思考2004年秋季在四省进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序幕。诚然,这次教育改革大潮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来得及时且必要,但笔者想借此文,从教学第一线最切身的体会和最深的感受出发,来客观分析这次改革的大潮。毕竟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具体的实践过程。信息技术课的新课程实施为什么盲目求新?笔者并不想否认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那么在教育系统中什么是“地”,什么是“人”呢?简单地说,这个“地”就是不同级别的学校,“人”就是同一学校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目前我国已形成的几种教学模式有:1.以教
2、师讲授为主,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2.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3.设置个人的学习情境,严格控制学习进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4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5.在创设的情境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的教学模式;6,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现在时髦的是上述第2、3和4种,似乎只有把第1种方式一棍子打死,否则就不是在进行课程改革,就不具备先进性,这从涉及该方面的诸多论文就可见一斑。不幸的是,对一些生源质量较低的学校来说,往往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所占比例较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如果不这样做,无法以
3、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甚至完全达不到教学目标。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只不过人们不愿意去思考它,更不会把它体现在公开课或示范课中。谈到学生对科目和模块的选择,就必然出现学生走班的情况。可能有的人会说,走班不是课程选择性的本质,而是实现选择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在许多的常规学校中,走班形式很有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此时,学校的管理能力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实施技术外,是否还应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做到因校而异?如果没有做这项工作,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成为受检或展示工具。因此,我们不能把先进的理念当成评判一切的绝对标准,而应是把先进的理念作为我们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在日
4、常的教学工作中去,灵活掌握尺度,结合实际来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谁去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效益?从PowerpointAuthorware到Flash和3DMAX,信息技术教师经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技术发展过程,也为其他学科教师制作了许多教学或参赛的课件。技术越用越高级,画面越来越精致,确实也协助科任教师取得一定的成绩,甚至似乎对这节课产生了一种不需要该科任教师,我就可以替他上课的戏谑念头,但是整合度果真越来越高吗,与效益成正比吗?其实,大家都明白技术是学科的配角,这也是大家的共识,那为什么依然会把重点放在技术手段如何出新上呢?很明显,相当多的教师已经把Powerpoint作为较低级的课
5、件制作软件,进而要求使用Flash或HtnII方式,而不先去比较它们的区别。难道简单的课件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吗?这除了对整合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当然还涉及一个评价的问题,笔者在后文将详述。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也深深困惑笔者,那就是整合课有固定模式吗?记得我刚听“整合”这个概念时,就向同行请教过,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后来归纳一下,无非是导入(发现问题)一一上网(解决问题)一一收集(资料整理)一一网下交流,网上的许多教学案例也是如此。最为雷同的是,上述“交流”必然采用BBS或QQ群的方式。不可否认,在许多整合观摩课中,“作秀”、“表演”以及功利成分表现得愈来愈浓,已经失去了普遍
6、实施的意义,只能成为典型课或教学模式的案例。扪心自问,你能每节课都这样上吗?答案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为什么不去研究其可行性呢?事实上,信息技术对学科的整合强调的是信息的获取与融合,而信息本身就是多种各样的,至于谁对谁进行整合是分主配角的,那么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需要。例如,学生自己收集与该课程有关信息,也就属于整合的范畴。只要能产生“教学效益”就是有效的整合,因而有专家喊出了“回归课堂、回归学科”的口号,就是对整合课中的“大投入,小产出”现象的及时校正。当然,我们不要因为整合没有产生我们预期的效果就产生怀疑,试想一下,光用嘴和纯书本来传授知识显然比不上利用教育技
7、术的效果,但质疑是无可厚非的,至少“整合”的效益是体现在学生上。新课程改革与高考能否相辅相成?作为每一轮学生学习过程的终点,科学的评价极其重要。同时,正确的评价会促进课改的良性循环,使之更加深入人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整个课改过程的推动力。笔者曾参与选新教材的工作,并且投票选择了某出版社。原因非常简单,该教材适合考试,这显然是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当然也受到了其他评选者的批评。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学生必须参加会考,要高考。其实在教育界,有一种挺流行的说法,“要改革,先把高考改革”,不是吗?在课改的过程,教师可能最关心的是以后高(会)考怎么考这个问题。虽然上述说法有失偏颇
8、,但也必须承认高(会)考的份量,并且考量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会)考成绩不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吗?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改革理念与各种考试的重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地说就是评价机制的问题。如果缺乏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机制,新课程改革将可能失去方向,因此如何评价就成为重中之重。教学评价根据内容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更是多种多样,包含了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等方面,评价方式亦然。尽管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种是我们一贯使用且有效的,那就是考试。四个实验区的考试内容中都强调了探究能力,但笔者认为,在处理“学会”与“会学”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上有待商榷。现实一点说,题海战术真的
9、失效了吗?我看未必。令人遗憾的是,无数人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去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或者是使用多少先进的手段,却在评价(尤其是考试)上只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为什么许多人不去研究分析评价的问题?笔者归纳原因,可能是多数教师认为考试出题是专家行为,并非人人可议之,因而总处于期待的状态。评价的项目、手段与方法才应该是整个新课程活动的核心,所有项目的实施也是围绕此进行的。客观现实中,实施最终是要评价,这也是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真正关心的。很明显,希望师生自发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是把现实理想化了,没有看到革新的第一动力往往来自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因此,考试内容设置中应充分体现课改精神,使之成为进一步实施的动力。当然,课改其实与取得好的成绩是不相矛盾的,相反还是相辅相成的。还有一种评价是针对实现过程的,也是对实施与整合过程的评价。那这里又要再说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因为这才是过程评价的核心。实施手段及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方法可能多种多样,但是如果以教学效益为评价指标,这样至少就可以避免过度“精品课”和作秀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课改本身就是一个产生问题与冲突的过程,其发展大趋势不容置疑。正如火车刚诞生时,被世人嘲笑其速度,而现在已成为人们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只有抱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说,实施方法的多样化、整合的效益化和评价的科学化才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