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ocx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投资是公司筹资、投资与股利分配三大金融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一个公司是否在进行有效投资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投资效率的高低也会决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然而事实上很多公司由于在投资过程中操作不当、意愿偏误导致非效率投资长期存在,比如部分公司所投资的项目净现值比零还小,出现投资过度,也有些公司闲置资金较多,但却没有合理利用,仍将资金投入净现值较大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正是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存在,使得公司的经营和目标出现了偏离,对公司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带来影响,造成了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的窘境。因此
2、,目前学术界针对如何抑制非效率投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非效率投资的构成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迎合性非效率投资以及操作性非效率投资。由于非效率投资存在不同的内在机理,所以在进行问题解决时也需要进行针对性处理,然而目前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将两种不同机理下的情况做过多讨论,也没有从根本上抓住要点来进行分析。本文立足于引发非效率投资产生的不同内在机理,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非效率投资进行研究。作为极为关键的两大机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避免无效投资,一直是学术界所讨论的话题,对该问题的系统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科学的公司治理可以解决公司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
3、提高公司在未来规划时的决策力。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司的经营效果,从而提高了操作性实施效率。目前,很少有文献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对公司投资效率是否存在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己有的文献也并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所以,通过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是否能真正减少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是否能够对迎合性非效率投资及操作性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以及发挥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是当前所需要考虑的热点问题之一。1. 1.2研究意义本文分别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两种情况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是否得到有效抑制,同时还进一步针对当前中国国内投资领域较频繁的发生非效率投资现象进行研究,用具
4、体的分析来印证如果公司要避免此类现象,就要有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体系。这样的分析可以对中国国内今后企业投资行为提供良好的向导,避免资源浪费。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透彻分析影响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阐述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作用于不同种类的非效率投资的效果程度,寻找出两者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公司运营中,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仅存在紧密的联系,还能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将两者纳入同一框架内,并找出两者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机理的差异。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1)对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得数据库等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整
5、合,搜集样本公司信息,以其整体为针对性的研究对象。处理数据使用EXCEL电子表格。将数据整合完成之后等待下一步的分析。(2)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得出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并且针对不同的激励机制变量和监督机制变量展开主成分分析,进行多元回归性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测定。(3)对以假设为基础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措施。1.2.2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指的是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的经验事实,找出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或结论,并且采用科学的逻辑演绎来验证这些规律或结论是否正确,最后将其放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再次验证。多元回归分析:多元
6、回归分析法属于对数据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函数构建的统计方法。本文中用到的方法包括:1.描述性统计2.最小二乘法及各种常用方法。多元回归分析又可分为两种分析:L线性回归分析2.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使用思路为:即使各个因变量以及自变量间没有十分确定、严格的函数关系,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找出最与该关系相近的函数。1.3 研究内容与框架1.4 .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当中会对投资的研究背景进行描述,并且介绍本文的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以及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和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
7、率投资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三大元素提出本文的假设,并确定指标,选取样本,开始设计模型的工作。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在已提出的假设上将2011-2014年的沪市A股非金融业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各项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财务指标建立起研究模型,并针对前文中所提假设进行验证,提出研究结果。第五部分为结论。该部分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展望。1.3.2研究框架论文总体的研究结构如下图1.1所示第一层次: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 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 研究方法第二层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 率投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层次:公司治理、内
8、部控制与非效率投 资的主成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图L1本文研究框架2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2.1 相关理论2.1.1 委托代理理论与非效率投资(1)委托代理理论Berle&Means(1932)发现了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就是股权分离,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以及所有者并不是同一人,他们是独立的,并且需要承担不同的风险和责任。通常经营者以及所有者会产生矛盾,因为经营者一般不会将股东利益作为出发点,而是以经营者自身的利益为起点进行公司事务的决策,这个时候,企业的业绩就会低于平均水平。Ross(1973)最早用文字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两方当事人同时在时,代理人被赋予决策权,由此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治理 内部 控制 效率 投资 理论 分析 经验 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