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与游戏的本质谈对教育游戏的思考.docx
《从教育与游戏的本质谈对教育游戏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育与游戏的本质谈对教育游戏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教育与游戏的本质谈对教育游戏的思考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游戏的繁荣,但游戏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又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一些孩子沉浸在各种游戏中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业、毁坏了身体,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游戏的出现或许正是为着解决这样的矛盾。今天,教育游戏成为教育界和游戏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事教育游戏产业的企业都比较少,这些公司在游戏业内几乎可以算是默默无名的小字辈。人们一直试图努力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但进展不很理想。对教育游戏的探索工作既重要又艰巨。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游戏设计,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我们对教育和游戏的本质特
2、征有追源性思考,进而对教育游戏有深入认识,最终设计出优秀的教育游戏。本文将通过反思教育与游戏的本质属性,谈谈从中获得的教育游戏设计的几点启发。何为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意指电脑教育游戏。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将其定义为能够培养使用者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电脑教育游戏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常规游戏分类方法,可以分为角色扮演游戏、即时战略游戏等;按教育目的分类,可以分为学科教育游戏、益智教育游戏、综合教育游戏等;按游戏的版本可以分为互联网版教育游戏、局域网版教育游戏和单机版教育游戏等。人们对教育游戏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教育类的游戏,这是从游戏分类
3、的角度对教育游戏的说明,尽管对游戏的分类没有权威标准,但这种解释认为教育游戏具有教育性质,是一种教育性游戏;二是教育化的游戏,教育化游戏说明了游戏的教育化发展倾向,解释的重心落在游戏上;三是教育中的游戏,解释的主体是教育,游戏不过是其间的一个插曲,不属于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过程中的点缀。对教育对象与教育本质的深思优秀的教育游戏必须是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很好地沟通与合作的结果。我们的教育游戏中之所以缺少令人满意的游戏,很大程度上是游戏公司不清楚学习者的想法和教育者的要求,盲目满足人的娱乐需要,将知识和游戏生搬硬套。这样的教育游戏要么娱乐性太强,对知识的获取和经验习得帮助不大;要么不能得到
4、学习者的喜爱,甚至让他们感到枯燥、厌烦。教育游戏的群体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大部分处在接受学校教育阶段,他们需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以保证人生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者普遍具有自我控制力不强(甚至很弱)、自我意识不明确、学习盲目和被动性较大的特点,因此教育游戏如得不到很好的设计,同样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他们只会将教育游戏纯粹当游戏来玩。从人本主义角度分析,这个阶段的学习者更需要和依赖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戴尔的经验之塔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学校和社会应提供丰富的情境,使其学习顺利从具象过渡到抽象。对教育的格外关注导致了人们对教育的格外
5、期望。从本质上说,教育是引导和促进人的价值建构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客观体现在于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的形成及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继续不断地改造”。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活动应围绕人的价值和本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儿童与青少年,他们比成年人更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更需要显著刺激和强化的学习感受。因此,教育游戏的设计需要将两者很好地融合,既要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又要保证教育途径的丰富。探寻游戏魅力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游戏 本质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