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指导意见.docx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指导意见.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发展需要,特制定如我校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指导意见。本意见共分为指导原则、总体要求、考核评价办法及权重、实施步骤等部分,请各专业部根据本专业情况,制定相应专业的考核评价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原则(一)目标适应性原则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企业的教育,即就业教育。按照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要求,积极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新型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诊断、评定、激励功能,引入第三方的评价,达
2、到客观、公平公正,以考促改的目的。(二)系统配套性原则考核评价模式改革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相适应,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相配套,构建促进课程教学各要素和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考核评价模式。(三)模式多元性原则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集成各种考核评价模式的优点,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二、总体要求着力构建“四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一)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内容要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
3、标的实现,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二)考核形式多样化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端,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集成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选择运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相一致的考核评价形式。提倡运用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考核评价课程学业状况。(三)考核主体多元化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上,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四)考核时间全程化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时间模式,
4、做到考核全程化。改变传统的侧重“终期评价”的做法,以“过程持续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学习过程的持续评价。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三、考核评价办法及权重(一)课程考核将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类。每门课程根据侧重点不同要划分成理论性课程、理论+实践课程或实践性课程。每门课均要制定出具体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灵活选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答辩、演讲等)、实践操作考试、成果性考试(调研报告、作品、产品、课程设计等)、现场模拟考试等。切实提高过程考核评价比重,重视学生的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核 评价 模式 改革 指导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