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争做西部示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决定在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现制定如下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刻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落实“七个提升工程”要求,聚
2、集资源、聚合力量,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在守牢保障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前提下,协调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努力推动我省乡村振兴走在西部前列、争做西部示范。(二)基本原则一一坚持农民主体、共建共享。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支持农民全程参与,共享发展成果。一一坚持生态优先、融合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理念,持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一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科学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把人居环境改善与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文明新风培育等结合起来,注重时度效,推动全省乡村面貌整体提升。一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各地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分区分类推进实施,关中地区彰显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之美,努力建设古朴恢宏、现代宜居的乡村样板;陕南地区彰显秦巴山水灵动之美,着力打造“
4、秦岭后花园、西北小江南”;陕北地区彰显农牧交错广袤之美,加快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黄土风情的“革命圣地”和“塞上明珠”。一一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加快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建设重点,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先易后难、梯次推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三)目标任务通过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方式,持续抓好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村巩固提升,到2027年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2000个以上,其他村以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推动整体提档升级,实现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人才活力迸发,乡风文化日益兴盛,乡村建设稳步推
5、进,人居环境深刻重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组织保障有力。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批“千万工程”示范镇和示范县,为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二、以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为重点,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持续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实现愿改尽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户厕入室进屋。加快研发推广陕北、渭北等干旱缺水、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宜技术和产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管护体系,引导农民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6、建设农村公厕。(五)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聚焦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等重点区域,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探索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对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进行重点治理。鼓励河长制湖长制向村级延伸,统筹兼顾农村河湖管控与水生态治理保护。(六)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优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布局,采用小型化、分散式无害化处理方式,降低管护和运行成本。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探索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积极推动与环卫清运网络合作融合,创新回收方式和业态。鼓励引导农村建筑垃圾用于村内道
7、路、入户路、景观建设等就地就近消纳利用。(七)集中连片整治提升村庄风貌。以秦岭生态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为契机,扎实推进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提升,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展“五美庭院”建设,做好村边、河边、路边绿化美化。依托自然地理、河流水系、交通线路、重要景区等,整流域、整片区、跨村、跨镇、跨县一体推进自然要素和道路、村庄、景区、园区等生产生活要素整合更新,点线结合、以点带面、串珠成链。三、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八)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城乡规划统筹衔接,一体规划好村庄布局。区分不同村庄类型,系
8、统规划、有序建设、有效管理。结合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地形地貌,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落实县、镇两级工作机构规划职责,配足配强专业规划人员力量。坚持“先规划、再建设”原则,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落地实施。(九)持续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把符合条件的农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房屋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因地制宜推广农房标准设计图集,加快建设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挖掘乡村建设工匠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运用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加快 建设 彰显 风韵 宜居宜业 和美 乡村 行动 方案 2023 2027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79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