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docx(9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点一】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1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与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R=f(F,C)【理解为R=FXCR一风险F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一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1类风险。3 .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4 .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
3、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
4、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考点二】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人为失误也不会出现问题)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机械故障也不会导致问题)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5、,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第二节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考点一】事故致因原理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频发倾向理
6、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2.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3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Frank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控制不足-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4)事故-接触(5)受伤-损坏-损失4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
7、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5.事故防范对策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 管理 考点 速记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