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性细菌疹和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常规.docx
《脓疱性细菌疹和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脓疱性细菌疹和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常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脓疱性细菌疹和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常规一、脓疱性细菌疹脓疱性细菌疹是机体对细菌性感染病灶所引起的一种机体过敏反应疹,表现为掌跖对称性、成群水疱和脓疱。本病常发于中年人。【主诉】患者常有双手脓疱,并伴有瘙痒。【临床特点】1 .临床症状(1)基本皮损是脓疱,开始可为水疱,很快变为脓疱,常能看见脓疱和出血点相间存在,皮损多时可互相融合呈蜂窝状外观。皮损对称发生,通常从掌跖的中央部位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掌跖部,指(趾)噗很少累及。(2)在发病早期,其鳞屑呈黏着性、粗大和干燥,常有严重的瘙痒、肿胀、疼痛。2 .误诊分析(1)连续性肢端皮炎:发生于轻微外伤后,呈单侧性,常由指端开始,伴有甲廓感染,且有甲的变
2、化。(2)脓疱性银屑病:在肘膝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病理变化除MUnro脓肿(中性粒细胞构成的小脓肿)较大外,其他同寻常型银屑病。(3)手足癣:皮损常发于趾间、趾蹊及指侧,可发现真菌。【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在发病早期,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达65%80%2 .组织病理检查在表皮深部有单房性大脓疱,脓疱四周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疱顶表皮轻度增厚,但脓疱间的表皮基本正常,脓疱内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治疗要点】1 .治疗原则主要为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2 .具体治疗方法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可用0.1%依沙叫哽(雷佛奴尔)溶液或1%新霉素溶液湿敷。糖皮质激素对控制皮损有效。二、坏死性筋膜
3、炎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与链球菌坏死不同,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本病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其重要特征。【主诉】患者可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坏死,并伴有疼痛。【临床特点】坏死性筋膜炎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发病以四肢为多见,尤其是下肢;其次是腹壁、会阴、背、臀部和颈部等。患者局部症状尚轻时全身即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是本病的特征。(一)局部症状起病急,早期局部体征常较隐匿而不引起患者注意,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肢体。L片状红肿、疼痛早期皮肤红肿,呈紫红色片
4、状,边界不清,疼痛。此时皮下组织已经坏死,因淋巴通路已被迅速破坏,故少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感染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肢体。个别病例可起病缓慢、早期处于潜伏状态。受累皮肤发红或发白、水肿、触痛明显,病灶边界不清,呈弥漫性蜂窝织炎状。3 .疼痛缓解,患部麻木由于炎性物质的刺激和病菌的侵袭,早期感染局部有剧烈疼痛。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被破坏后,剧烈疼痛可被麻木或麻痹所替代,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4 .血性水疱由于营养血管被破坏及血管栓塞,皮肤的颜色逐渐发紫、发黑,出现含血性液体的水疱或大疱。5 .奇臭的血性渗液皮下脂肪和筋膜水肿、渗液黏稠、混浊、发黑,最终液化坏死。渗出液为血性浆液性液体,有奇臭。坏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脓疱性 细菌 死性 筋膜 诊治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