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docx
《最新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摘要血流感染是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诊断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初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临床检验密切相关。为了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路径,实现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从基于风险评估的诊断流程、临床标本采集、检验技术评价、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提出相关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检验医师、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易诱发脓毒症(SePSi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
2、ctionsyndrome,MODS),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之一1。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效性、准确性及初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密切相关2。目前,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仍然是血培养阳性,对疑有感染的患者,第一时间留取血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sepsiscampaign,SSC):2021年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国际指南也再次强调:应该在识别脓毒症后的1h内留取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前的2套(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引。21世纪以来,通过对从业人员培训、样本预处理及提高结果解读能力等方式,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随着基质辅助
3、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和快速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rapid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RAST)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体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etagenomics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x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ropletdigitalpolymerasechainreaction,ddPC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血流
4、感染检测从采样到报告的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4,5。现阶段血流感染病原体诊断仍基于集束化(bundle)治疗原则,包括优化分析前参数、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前及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用MALDI-TOFMS等快速检测方法,以及与临床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团队密切合作等6。同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packet,DIP)被推行后,对疾病诊疗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有必要优化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做到检验医学、临床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提高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改善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一、共识的
5、应用范围本共识主要针对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风险分级的诊断流程、临床检验技术评价、临床检验路径、相关影响因素、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文献检索及综合分析,以解答临床常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共识相关推荐意见。本共识旨在为检验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从业人员及临床医师提供血流感染诊断相关参考依据,以期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路径,做到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最终改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二、共识制订流程2021年7月,以检验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不同专业30余名专家为基础的共识撰写组成立,采用工作会议方式讨论共识的题目、提纲及具体内容等相关问题。根据会议讨论和沟通结果,专家组成员检索了Pub
6、Med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以英文形式发表或附有英文摘要的文献,同时检索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在分析过程中重点关注近10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经过5轮以撰写组会议为基础的讨论,形成19条基本条目。根据推荐条目的理论依据、科学性进行推荐意见分级的制订及评价,最终采取评估、制订及评价分级(gradesof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制订推荐意见俵1)。评价过程重复2轮,综合获得较为完善的共识条目和推荐级别。随后,共识条目撰写小组
7、根据会议意见总结,再次查阅及增补最新文献,于2022年1月初完成共识意见最终稿,经2轮投票,所有推荐意见均达成高度一致。三、术语1 .血流感染:传统的血流感染定义为有全身感染症状,即有证据表明患者有发热(体温38)或低温(体温36).寒战、低血压、少尿或高乳酸水平等1种或多种临床症状或体征,血培养呈阳性的全身性感染7。但目前已知并非所有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均可通过血培养检出,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得发生血流感染后部分患者的全身急性炎症反应不典型,且部分高危血流感染患者在留取血培养标本前已经接受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导致血培养假阴性率增加7。所以目前血流感染是指患者血液中存在病原
8、微生物,伴或不伴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2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ommUnity-acquiredbloodstreaminfection):患者由社区入院,入院48h内发生的血流感染。其主要病因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9。3 .医院获得性/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血流感染(hospital-acquired/intensivecareunit-acquiredbloodstreaminfection):患者入院或ICU48h后检出的血流感染,或既往2周有住院史,再次入院或ICU48h内检出的血流感染。主要病因为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血流 感染 临床 检验 路径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