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小儿麻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麻醉科小儿麻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小儿麻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麻醉科小儿麻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面罩吸入麻醉第二节气管插管术第三节喉罩的应用第四节小儿硬膜外阻滞第五节舐管阻滞第六节周围静脉血管的穿刺第七节中心静脉置管第八节动脉置管第一节面革吸入麻酹【适应证】1 .通过面革进行吸入诱导。2 .短小、简单手术的麻酹。3 .区域阻滞麻醉的辅助措施。【禁忌证】L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反流误吸高度危险的患儿。4 .麻醉时间长面罩通气难以保障者。5 .颌面部畸形、口咽喉有病理异常、分泌物较多者。【操作方法】L面罩吸入麻酹期间,应准备气管插管的各种用具和用药:粗细适合的气管导管;合适的喉镜;阿托品和肌松药。6 .选择适合病儿脸形、死腔最小的面罩,以小指为主置下颌角轻托
2、下颌骨,使下门齿超过上门齿,并使嘴张开,保持气道通畅,拇指、示指轻压面置使面罩边缘紧贴脸部减少漏气,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下颌骨的类直部及下颌支向上略微用力,保持头略后仰,可单手或双手操作。7 .婴儿相对较大的舌头和小儿肥大的腺样体均可致气道梗阻,可置入大小适合的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根据长度有510寸,选择可参考口角到下颌角或耳垂的长度。8 .婴幼儿的喉和气管环状软骨较软,在面罩吸入时麻醉科医师的指头易压迫气道,故须不断监测呼吸音、呼气末二氧化碳和呼吸囊的运动。【注意事项】L避免手指在须下三角区施压,否则可能发生呼吸道受压梗阻、颈部血管受压或颈动脉窦受压刺激。9 .防止面置边缘对眼睛产生损害。
3、10 托面.罩时可采取头侧位以便于保持气道通畅和分泌物的外流。第二节气管插管术【适应证】L保障上呼吸道通畅。11 避免胃内容物误吸。12 需要长时间正压通气。13 需要反复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操作方法】L气管插管前准备(1)喉镜片有直和弯两种,一般直片用于小婴儿,较大小儿均采用弯片。(2)选择一条无阻力的通过声门和声门下区域的最大气管导管,临床上常通过逐渐增加气道压力观察漏气情况(颈部听诊或感受口中漏气程度)来判断气管导管是否适合,一般要求在气道压力达到2025cmH20时应有漏气。(3)最好使用薄壁的PVC导管,带有侧孔(MUrPhyeye)的气管导管并不推荐,因会增加分泌物的积聚,容易使气
4、道堵塞。(4)带气囊气管导管比较适合于大手术、需人工通气和反流危险性大的患儿,为了保证良好通气,带气囊气管导管应用越来越普及。(5)小儿气管导管内径和置管深度须根据年龄和发育大小来选择,其常用公式:导管内径=年龄(岁)/4+4;导管插入深度:从中切牙至气管中段距离(cm)=年龄(岁)/2+12,尚须常规准备大一号和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根据声门大小,最后选定内径最适合的导管。2.气管插管术(1)小儿气管内插管方法有多利L最常用是诱导下经口明视插管法。(2)气管插管前麻醉科医师应该取坐位或站立,高度应视手术台高低而定,双眼水平高度应高于患儿头部23cm,这个位置能提供给操作者合适的角度和距离以便观
5、察。(3)小儿头保持正中位,用右手拇指放在小儿前额,其余四指放在小儿枕部,让小儿头轻度后仰,口自然张开(或用右手拇、示指撑开口)。(4)置喉镜时用大拇指推开嘴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镜片应仅接触上齿及上唇而已,不能作为喉镜撬动的支点,并注意不要把上、下唇夹在牙齿和镜片之间造成损伤。(5)镜片从右侧口角插入,左手拇指和示指握住喉镜柄,中指及环指握住患儿下颌,使喉镜片与患儿的下颌融为一个整体向前拉以显露声门,推进过程中应渐将镜片移到口左侧把舌体推向左侧,镜片与水平面呈45。90。向前轻轻推进到达会厌,向上向前提拉镜柄,即可显露会厌及声门。(6)如声门显露不满意,可用左手小指从患儿颈前轻压环甲软骨
6、,使声门向下移位进入视线内。(7)小婴幼儿会厌可能阻碍声门的暴露,须用直喉镜片挑起会厌,有时会出现会厌从喉镜片上滑开,此时可把喉镜插深些越过声门,再慢慢往外退直到暴露声门,这样会厌可很好地固定。(8)气管导管沿右侧口角无阻力地通过声门和声门下,插管深度可根据气管导管上的标志确定,无气囊气管导管近顶端表面有两条或一条黑线,插管时声门位于黑线处则可,对带气囊气管导管只要气囊全部通过声门则可。但一定要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C02波形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然后听两肺的所有区域,检查通气情况。(9)导管固定于嘴巴的中间位置,不易发生导管扭曲。螺纹管和导管必须妥善放置和支撑,避免对气管导管有任何的拉力,以防
7、造成管子扭曲,并应防止麻醉管道和其他一些用物压迫患儿的头面部。(10)记住头颈的屈伸可使气管导管顶端在气管内发生移位,在婴儿头颈完全的屈伸可使导管移动13cm。仔细确定导管的位置和充分考虑头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影响,每次体位发生变化时均应检查通气情况。3.拔管术(1)拔管时为防止发生喉痉挛,应注意:充分准备各种有效通气装置,必要时再插管;小儿尽可能清醒拔管;苏醒期尽量少刺激病儿,最大程度减少咳嗽和导管的刺激;是否足够“清醒”可以拔管,主要观察病儿能否自主睁眼、张嘴,肢体是否活动以及呛咳后能否恢复到有规律的自主呼吸;拔管后应保留所有应有的监测仪监测一段时间。(2)下列病儿应完全清醒后拔管:所有插管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科 小儿 麻醉 临床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