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
《最新: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摘要Leigh综合征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多于婴幼儿期起病,临床常有发育迟缓、发育倒退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双侧对称的脑干和(或)基底节病变Leigh综合征的确诊主要依赖基因检测,组织病理和酶学检测可进一步协助诊断。目前国内Leigh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尚缺乏规范,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起制订本共识。本共识使用德尔菲方法制订,对Leigh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出24条推荐意见。Leigh综合征(OMIM#256000)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儿童期
2、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1991年Leigh综合征的首个致病基因被鉴定10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基因被报道与Leigh综合征相关。虽然Leigh综合征新致病基因研究进展较快,但关于Leigh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尚缺乏共识与规范,有必要结合国际最新的研究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年12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历时1年8个月制订Leigh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本共识),旨在为我国儿童神经专业的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指
3、导,规范Leigh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管理。一、共识制订过程1 .组建共识专家组: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与方法学指导。共识专家组主要邀请有线粒体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经验的专家参与,同时邀请影像学、基因检测、代谢筛查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专家41名、组外儿科神经病学专家8名、儿科影像学专家1名、J闲代谢病专家2名、成人神经病学专家1名、线粒体病基础研究专家2名及遗传学专家2名,共57名。2 .文献综述:组建共识工作组
4、,工作组成员根据国内外Leigh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选定临床问题并进行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Medline(ViaPubmedEmbasexTheCochraneLibraryxWebofscience,检索式由Leigh病Leigh综合征LeighdiseasennLeighSyndrome等中、英文相关词汇以逻辑符号组合而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语种限定为中文或英文。根据临床问题,首先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除不相关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读全文提取文献证据并综述。前期文献检索发现病例报告、病
5、例系列研究和有限数量的队列研究是主要的证据基础,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低。因此确定采用德尔菲法制订本共识20共识工作组根据文献检索结果,拟定第1轮德尔菲调查问卷,包括22条推荐意见,涉及Leigh综合征定义、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3.德尔菲调查分别于2023年6月和2023年8月进行2轮德尔菲调查。首轮德尔菲调查通过邮件进行,将德尔菲问卷和前期文献检索的证据综述通过邮件发送给专家组各位成员。专家组成员结合文献证据及自身经验,填写德尔菲问卷。每个问题结果分5级,1为强烈反对,2为反对,3为中立,4为同意,5为强烈同意。每个问题后专家均可填写补充意见。若专家填写强烈同意及同意的比例75%表示该条目达成共识
6、推荐。共识工作组总结首轮德尔菲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56份。22条推荐意见中共21条达成共识,1条未通过。共识工作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未达成共识的条目进行修改,对首轮通过的条目进行优化,并新增推荐意见2条。第2轮德尔菲调查采用腾讯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专家组对共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讨论,对新增及未达成共识的推荐再次打分。共有42位专家组成员参与第2轮德尔菲调查。最终共24条推荐意见达成共识。二、推荐意见及依据(一)定义推荐意见1:Leigh综合征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以脑干和(或)基底节对称性受累的头颅影像学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为核心,可合并多系统受累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第1轮德
7、尔菲调查强烈同意+同意98%(55/56%Leigh综合征于1951年由英国精神病和神经病理学家DenisLeigh首次报道301996年,Rahman等4首次提出Leigh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随着酶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2016年Lake等5更新了Leigh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22年北美线粒体疾病联盟共识推荐将Leigh综合征定义为存在发育迟缓或倒退,影像学存在双侧脑干和(或)基底节病灶的原发性线粒体病6o推荐意见2:不再推荐Leigh-Iike综合征诊断。第1轮德尔菲调查强烈同意+同意84%(47/56%根据既往文献,Leigh-Iike定义为不能完全符合Leigh综合征的诊断条件,
8、多为存在不典型影像、病理或乳酸正常4,5O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同医生对此概念理解不同,有的医生把有基底节和(或)脑干对称病灶的非线粒体疾病纳入Leigh-Iike中,如有机酸代谢障碍;有的医生则认为Leigh-Iike仍然是线粒体病,但是其影像学可能仅有单侧或不对称脑干和(或)基底节病变;还有医生认为Leigh-Iike是临床高度怀疑Leigh综合征,但尚未发现致病基因或酶学、病理检查阴性的患者。由此可见,Leigh-Iike异质性大,内容宽泛,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帮助小,故不再推荐此诊断。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Leigh综合征谱系,定义为一组有与Leigh综合征相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尚未明确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Leigh 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中国 专家 共识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