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Iymphomaz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并规范了临床诊疗。近年来,MCL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治疗均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推广规范诊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本版指南。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
2、homa,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并规范了临床诊疗。近年来,MCL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治疗均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推广规范诊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本版指南。一、定义MCL是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和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小至中等大小、单形性成熟B细胞肿瘤,通常表达CD5和S0X11,95%以上患者
3、伴有CCND1基因重排并导致CyclinD1蛋白细胞核内高表达;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侵犯结外部位,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疾病进展迅速和惰性淋巴瘤不可治愈的特点川。二、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和预后(一)诊断1 .临床特点: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男女比例为24:1。诊断时80%以上患者处于疾病晚期(AnnArbor11IIV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骨髓或外周血受累,其他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胃肠道和韦氏环3。2 .组织形态学特点:MCL多呈弥漫性、结节状或套区型生长。典型的MCL常由形态单一、小到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构成,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浓聚、核仁不明显,细胞质较少。部分病例可出现单核样B细胞或浆
4、细胞性分化。病灶微环境中多有滤泡树突细胞增生及T细胞浸润,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增生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也很常见。不同病例的核分裂数差异较大。10%15%的MCL细胞形态呈“侵袭性变型”,侵袭性变型又可分为母细胞变型和多形性变型,瘤细胞体积大,且通常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这些患者临床侵袭性较高,预后差。3 .免疫表型特点:肿瘤细胞应为单克隆性成熟B淋巴细胞点型的免疫表型为CD5、CD19、CD20阳性,CD23和CD200阴性或阳性4,BeL2、CD43常阳性,强表达SlgM或IgD,CDIO和BCL6偶有阳性。免疫组化CyclinD1核内强阳性是MCL相对特异性的免疫标志,经典型MCL常伴有SOX1
5、1阳性。4 .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染色体t(11;14Xq13;q32)导致CCNDl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是MCL的遗传学基础,见于95%以上的MCL患者。约5%的MCL患者可无t(11;14)5z这些患者中约55%可伴有CCND2基因重排,主要与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发生易位。90%以上的MCL继发其他遗传学异常,包括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和基因突变7,8,9。5 .诊断与分型:(1)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联合成熟B细胞免疫特征,加免疫组化CD5和CydinD1核内阳性。对于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如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符合典型MCL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或荧光原位杂交(FIS
6、H)检出t(11;14)亦可诊断MCLo如果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符合典型McL,但CyclinDl和X11;14)均阴性,则免疫组化检测SOXl1,如果SOX11阳性,亦可诊断MCL1有条件单位可以加做FISH检测CCND2或CCND3重排。(2)分型:MCL诊断后应进行分型:经典型MCL,占MCL的绝大部分生物学行为多样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多数临床呈惰性表现,评判可参考如下标准:a.临床上惰性起病,白血病性表现,脾大而无淋巴结明显肿大;b.生物学特点:不伴有复杂核型,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突变型,不表达或低表达S0X11,Ki-67%通常10%。需要注意,少数白血病型非
7、淋巴结性MCL侵袭性较高、容易出现迅速进展10z11z12原位套细胞肿瘤(insitemantlecellneoplasm,ISMCN):指CyclinD1阳性(常伴CCND1基因重fiF)的B细胞局限分布于淋巴滤泡套区,但未破坏淋巴结结构,并未达到MCL诊断标准。ISMCN常偶然被发现,很少出现进展,有时与其他淋巴瘤共存,可呈播散性表现。(二)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进行鉴别,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z具体请参考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13。(三)分期经典型MeL按照Lugano修订的AnnArbor分期系统14分为I期、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细胞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中国 指南 2022 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