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docx
《2024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摘要: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引起进食不足、高代谢状态,进而引起骨骼肌蛋白质加速分解和蛋白质合成不足,这种肌肉减少症,称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具有降低临床疗效、影响精神状况以及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等危害。重视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核心是对肿瘤患者的肌肉减少症进行筛查、诊断和干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简易五项评分问卷作为筛查工具,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或双能X线吸收法等诊断技术,便于及早发现肿瘤患者的肌肉减少症问题。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和综合干预。其中,营养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补充蛋白质、-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等。希望临床上更多的
2、肿瘤相关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提高对肿瘤相关肌肉减少症的认识、深入进行相关基础研究以及完善精准营养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病风险,从而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SarCOPen最早由Rosenberg于1989年提出,起初用于描述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骨骼肌质量及力量降低,机体活动功能下降,导致跌倒、残疾等不良事件为特征的一种身体疾病状态1。2018年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EUrOPeanWorkingGrouponSarcopeniainOlderPeople,EWGSoP)召开会议更新了肌肉减少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认为肌肉减少症是一种增加跌倒、骨折、身体残疾、死亡等不良预后
3、风险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2。肿瘤患者因处于高分解、低合成状态,导致其肌肉减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这种与肿瘤相关的肌肉减少症称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它不仅与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相关,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肿瘤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定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将肌肉减少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其中,病理性肌肉减少症可能由良性疾病或恶性中瘤所致,与后者相关的肌肉减少症称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与肿瘤恶液质存在关联。PetersonSJ等3关于肌肉减少症和恶液质区别的
4、文章指出,肌肉减少症和恶液质肌肉萎缩的发生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肌肉减少症是由于年龄相关的内分泌信号下降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肌肉损失。老年个体在肿瘤诊断时可能出现肌肉减少症,而恶液质中的肌肉萎缩则是由于炎症和氧化应激引起的,并可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损失。近期研究认为即使肿瘤患者未达到恶液质状态,也可能伴随着肌肉减少的发生。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当中指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应包含肿瘤恶液质,但与恶液质不同的是,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患者可能不存在厌食,且同时存在骨骼肌减少和脂肪增加。因此,临床上当肿瘤患者出现体重不下降乃至增加的情况时,应考虑
5、可能患有肌肉减少症的同时伴随体脂肪的增加。2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肌肉减少症在成人肿瘤患者中非常普遍,2018年PamoukdjianF等5利用大样本估计了不同肿瘤类型、不同肿瘤分期和不同治疗方式中肌肉减少症的总体患病率为38.6%2023年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肿瘤患者中在治疗前肌肉减少症的总患病率为38.0%o而根据不同情况患病率会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不同的肿瘤部位,患病率从24.0%(胃癌)到79.0%(小细胞肺癌);根据肿瘤扩散情况,患病率从39.0%(局部)到46.0%(转移);根据治疗方式,在治疗前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从33.0%(手术)到68%(肝细胞癌动脉内灌注治疗)6。
6、一项纳入240例接受根治性胃癌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占28.8%7o而一项对肺癌的研究显示,肌肉减少症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病率达42%52%8-90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研究大多在手术前期,术前肌肉减少症的发病率为15%25%10-11o然而,关于我国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患病情况的研究仍然较少。3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可能发病机制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一方面包括线粒体异常。有相关动物实验表明,荷瘤小鼠线粒体中ATP合成减少并且存在解偶联现象12,进而诱发肌肉减少症。异常线粒体产生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zROS)破坏骨骼肌纤维中线粒体的稳定性
7、,下调与线粒体生物发生的相关途径,促进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口3o除此之外,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生还与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化疗以及某些靶向药物有关。顺粕、多柔比星和依托泊首会激活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genebinding,NF-KB),从而上调泛素和蛋白酶体,增加蛋白分解和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z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cTNF-继而增加E3连接酶,增加与泛素蛋白结合以促进蛋白分解,导致肌肉损失。TNF-a会加速分解代谢(蛋白质流失、胰岛素抵抗)、肌肉收缩功
8、能障碍,并破坏肌生成,导致肌肉无力。顺粕下调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导致肌生成丧失。化疗诱导氧化应激增加肌肉中的ROS,还会增加肿瘤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改变肌肉代谢平衡,使其向分解代谢方向发展。肌肉萎缩与ERK1/2和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p38MAPKS)的上调有关,而ERK1/2和p38MAPKs会损害AKT/mTOR通路,导致肌肉萎缩14。4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危害4.1 降低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肿瘤 相关性 肌肉 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