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儿童安宁疗护.docx
《2024儿童安宁疗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儿童安宁疗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儿童安宁疗护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因疾病需要安宁疗护的未成年人约9万。但目前全国能为儿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病床仅十余张。这也是这些专家齐聚沧州的原因之一:为儿童居家安宁疗护探索一条路。已经80岁高龄的原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刘端祺专程从北京赶来,他在会上称,无论是政策法规的完善,还是医疗供给的保障,希望有一天中国儿童也能享受到完整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2022年发布的儿童安宁疗护应用研究进展一文描述道,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危重症疾病临床表现较成人复杂,很多患儿在痛苦中离世,使整个家庭陷入悲痛中。当患儿身患绝症面临死亡时,为其提供安宁疗护可以减轻痛苦。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舒缓治疗团队负责人周翻见
2、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她记得在医院的血液科病房,曾经有一位病情危重的女孩,当ICU医生向父母交代孩子病情,商量在最后危急时刻如何抢救时,妈妈突然抢过那些需要签字的文书,撕成了碎片,然后扑在病房墙上失声痛哭。同一刻,孩子在周翻的臂弯里停止了呼吸。每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患儿家庭,都折射出这是一场异常艰难却又极其重要的实践。2017年至今,国家卫健委先后启动了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但周翻告诉医学界,在各地具体开展实践时,更着重于疾病终末期的老年患者。目前全国大约有4000家安宁疗护机构,其中鲜见专属儿童的病床。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比如在安宁疗护中,控制疼痛等症状是一切关怀的前提。前述论文指出,因为儿童身
3、体发育与年龄等因素会影响药物效应与倾向,且基础治疗方式存在可变化性与多样性,因此药物治疗与成人相比有很大差异。刘端祺提起,许多年前,原国家卫计委曾举办了一场超3000人的安宁疗护大会,接近尾声时一位专家发言,今天讨论的都是成人安宁疗护,有没有人能在儿童镇痛的方式、用药剂量以及治疗规范等方面给一点指导。我记得当时全场突然一片肃静,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是在2010年,彼时她是一名麻醉科医生。一位父亲带着7岁患脑胶质瘤的女儿来到门诊,为了治病,这个来自农村的家庭已经耗光积蓄,治疗手段尝试殆尽,剩下的只有剧烈的癌痛。而这位父亲唯一的愿望是,最后能
4、让孩子不疼吗?在此之前,身为麻醉科医生的郭艳汝从没有尝试过为儿童进行镇痛治疗,国内成人肿瘤镇痛领域尚且冷门,儿童更是缺乏明确的癌痛镇痛指南。她翻遍国外文献,临时拼凑出一套廉价且可行的用药方案。半个月后,那位父亲带来女儿去世的消息,走得很平静,没有痛苦。这件事带来的震撼让郭艳汝更改了职业方向。慢慢开始有一些家庭找上我,我也是看一个孩子总结一次经验。2019年她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正式成立安宁疗护病房,其中配了6张儿童床位。,国外有一些关于儿童镇痛的资料。涉及不到的,我们现在就根据多年的经验来做。郭艳汝告诉医学界。除了对吗啡等镇痛方式和剂量等的把握,尤其是超低龄患儿,医生也较难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有的
5、患儿症状不多,住院后我们使用镇痛泵控制疼痛,情况好转就可以回家。后面可能根据情况一个月再来住几天,直到在家中去世。但也有的孩子症状复杂,我们会一直照顾他们到临终。郭艳汝说。但医务人员要面临的远不只是镇痛。要让父母在孩子临终阶段放弃积极治疗,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并不容易。不少前来咨询的家庭,可能孩子的生存期一周都不到了,他们还希望能再尝试一下化疗。郭艳汝告诉医学界。同时,成人安宁疗护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帮助他们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但对于儿童来说,生活质量和尊严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其中儿童和家庭的连接格外重要。心理抚慰仍是难点。今年7月,周翻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郭巧红课题组在国际期刊
6、BMCPalliativeCare发表了一项研究,构建了国际上首个针对儿童群体的临终尊严概念模型。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儿童的尊严问题?成人会觉得排泄不能控制,不能自己吃饭等,尊严会受损。但尤其对于低龄儿童,这或许不是他们最在意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周翻说。周翻从2013年开始从事儿童安宁疗护工作,2017年她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设立了北京首个儿童安宁疗护病房雏菊之家。最初只有一间病房,现在扩充到三间,全职工作人员有三名,包括一名主管护士和两名社工负责照护工作。住院患儿大多是从不同医院的肿瘤科、IeU等科室转介来的。周翻和另外两名医生则主要负责开具医嘱,在儿童病情转变时提供医疗指导。在北京儿
7、童医院,周翻同时开设了舒缓门诊,为重疾患儿和家庭提供门诊镇痛和咨询服务。更重要的是,在儿童安宁疗护尚不普及的情况下,舒缓门诊的开设,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家长建立起关系,他们在之后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找到我们。周翻说,她也在网上开设了云病房,远程指导止痛和镇静药物使用。让家庭接受孩子在无法,或暂时不需要治疗时仍要住院照护并非易事。身患重疾时,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不安全感影响,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温暖的环境。因此在雏菊之家,病房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它更像一个家,而不是医院病房。儿临终总严模型我们有一张大床和一扇大窗,透过阳光,妈妈可以和孩子依偎在一起。很多孩子走到生命最后一刻,妈妈24小时都不能离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儿童 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