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docx
《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L目的明确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要求,保障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安全。2 .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主要为临床科室、输血科、麻醉科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医师、输血科医师及技术人员、麻醉医师。适用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申请、自体血液采集和存取、自体血发放及回输等工作。3 .术语、缩略语和定义储存式自体输血(Predepositautologousbloodtransfusion):受血者预先将自己的血液采集出来并储存在输血科(血库),在需要时将储存血液回输给自己的一种输血技术。4 .目标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无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5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
2、医师负责评估患者情况及手术出血情况,提出储存式自体输血申请;与输血科医师共同制定储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方案;参与预存血液的术中回输;负责预存血液的术后回输。1.2 输血科医师负责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储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方案,负责采血过程中患者的监护。1.3 输血科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负责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血液采集、保存、发放。5. 4麻醉科医师负责预存血液的术中回输。6. 5临床护理人员参与预存血液的回输及患者的监护。7. 工作程序6.1适应证:稀有血型、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和预计出血量较大;既往发生过严重输血反应;拒绝接受异体输血;自愿要求且满足实施条件的择期手术患者。6.2 禁忌证:贫血;
3、发热、感染;严重高血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瓣狭窄和脑血管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产科先兆子痫和胎儿发育迟缓以及其他增加患者风险的情况。6.3 病例选择(1)估计术中失血50OmL以上,术前Hb2110gL,Hct233%的患者;(2)无年龄限制;(3)心血管状况良好,有良好的肘前静脉提供穿刺;(4)患者有很好的理解和配合;(5)无体重限制(患者因近期生病或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下降除外);(6)非紧急情况下的以下择期手术: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瓣膜病手术、冠状动脉分流术、大动脉成形术)、腹部内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胆石症、肾结石等各种脏器手术、脏器肿瘤的切除术)、骨、关节系统
4、疾病(脊柱成形术、关节成形术)、前置胎盘的孕妇等。6. 4制订采血方案输血科医师与患者主管医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术前时间长短、术中预计失血量等具体因素共同商定采血方案(采血方案应避免使患者术前处于贫血状态反而导致术后输血增加):(1)在手术前应早采血(至少术前2周或以上),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d,最后采血时间应在术前1周停止,必要时可持续到手术前3d;(2)每次采血前Hb应维持在不低于110gL,血细胞比容应不低于33%;(3)每次采血量不应超过自身血容量的12%;对于体重低于50kg的患者或患儿,按每公斤体重低于8mL的采血量计算;(4)预存血量根据预计手术中出血量多少而决定。6.5采血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储存 输血 技术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