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疾病诊疗规范诊疗常规2023版.docx
《精神病学疾病诊疗规范诊疗常规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疾病诊疗规范诊疗常规2023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学疾病诊疗规范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隙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隙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入院标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应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一般来说,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建议住院治疗:1急性发病期患者,包括初次发病和复发;2受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极易对他人或
3、社会产生危害者;3高自伤、自杀风险者;4拒饮食,或大小便潴留者(木僵、亚木僵状态);5院外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6药物副作用严重,或对药物治疗不耐受者;7有多种精神病性症状,主动要求住院治疗者;8病情复杂,或伴有其他严重医学问题的患者。【入院检查】1常规病史资料采集;2常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3血常规及大小便常规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神经内分泌实验室检查;4铜蓝蛋白、肿瘤指标筛查;5常规梅毒、HlV筛查;6常规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头颅CT扫描或头颅核磁共振扫描;7定期行必要的血药浓度监测;8伴睡眠障碍者可行睡眠脑电分析;9完善常规心理评估:90项症状
4、清单(SCL-90)、PANSS、SAPS、SANS,CGI-S,CGI-Gs自杀评估量表、唾眠评估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个性人格评估量表、EMBU、家庭环境及功能评估量表、婚姻评估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以及其他相关的心理测验或评估;10每周及出院前常规进行相关量表的评定:90项症状清单(SCL-90)、PANSS、SAPS、SANS,CGI-S,CGI-G、自杀评估量表、睡眠评估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以及其他必要的心理测验或评估;11每日进行药物副作用监测和行为、病情观察;每周评定药物副反应并填写副反应量表;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行必需的相关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定期进行所用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出现可
5、能过量或明显副反应时,应随时监测血药浓度。【入院治疗】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由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严格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各地现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系统治疗。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临床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减少复发,达到临床痊愈。1药物治疗(I)对于首次用药的的患者,建议以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推荐的精神分裂症一线治疗用药。代表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齐拉西酮、帕利哌酮等,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为安全。应按照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指导,宜遵循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及个体化用药原则,建议从
6、单一药物品种治疗起始,逐渐滴定至推荐的有效治疗剂量。对于经过足量(推荐的最大治疗剂量)、足疗程(通常最少达68周)治疗,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考虑更换其他抗精神病药进行系统治疗。对于治疗抵抗性精神分裂症(Treat-refractoryschizophrenia)患者,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或使用其他增效手段,或使用MECT(ECT)进行治疗。常用药物的推荐治疗剂量为:利培酮26mgd,奥氮平520mgd,奎硫平300-750mgd,帕利哌酮612mg,齐拉西酮80-160mgd阿立哌哇1530mgd和氨磺必利200-80Omg/d。氯氮平以其低廉的价格和
7、良好的疗效,在部分地区仍得到较多使用,推荐剂量童车厂为300600mgd。值得注意的是,氯氮平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血象,如有异常结果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急性期应保持足够的治疗剂量治疗68周,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为主要目的。剂量缓慢递增至能发挥最高疗效,尽可能单一用药。日剂量较高者,一般宜分次给药。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应以原有效药物、原有效剂量巩固治疗36个月(巩固期)。总体而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少一些轻一些,特别是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发生。(2)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临床用药的一线选择,但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病 疾病 诊疗 规范 常规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