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行为学实验方法.docx
《焦虑抑郁行为学实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虑抑郁行为学实验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 旷场实验(OPenfiddteSt)又称敞箱实验,是评价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的一种方法。例如动物对新开阔环境的恐惧而主要在周边区域活动,在中央区域活动较少,但动物的探究特性又促使其产生在中央区域活动的动机。1 .开口的木盒底部形成16个等大的方格。场地中央置一彩色瓶子以激发小鼠的好奇心。照明来自一高出场地中央2.80m的40W白炽灯。2 .预适应:每只小鼠放入场地中央自由活动3min3 .每只小鼠面朝墙放入同一个拐角方格,并让其自由探索环境5min。4 .每只小鼠测试结束后,湿布洗擦场地并用干布擦干。5 .数据分析:跨越方格总数(以双后肢跨出作为标准,时间也以后
2、肢为算。)第一格的潜伏期、周边时间、抬腿次数(双腿离地)。二、 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plus-maze,EPM)是非条件反射模型,以动物自发的恐惧样反应为行为学基础。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就是由于动物对新环境的探究和对高悬开放臂的恐惧而形成的矛盾冲突状态,从而反映出动物的焦虑情绪,所以高架十字迷宫既可以建立非条件反射焦虑动物模型,也可以作为测量动物焦虑反应的方法。1 .将实验动物放入迷宫中央区,头朝开臂,并注意此后每只实验动物均放在同一位置。2 .同时开启摄像监控器记录5min内实验动物开臂和闭臂的进入次数及进入各臂的时间。实验过程中实验者需距离迷宫1米的距离。3 .记录结束后将实验动物放
3、回饲养笼具内。同时清理迷宫,并用5%的醋酸水溶液或75%的酒精擦拭迷宫,借以消除动物气味对后继实验动物的影响。4 .分析:(1)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开臂进入次数/开臂进入次数十闭臂进入次数(2)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开臂滞留时间+闭臂滞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反映了动物的焦虑状态;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总次数反映动物的运动能力,向下探究次数反映了动物在非保护区内的探索行为,与焦虑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三、 明暗穿梭实验:回避实验是利用动物的好暗避光(明暗穿梭)而建立起来的。1 .将小鼠放入明箱,让小鼠进行自由穿梭,观察5min。2 .每只小鼠测试结束后,湿布洗擦场地
4、并用干布擦干。3 .分析:穿梭次数、潜伏期、明箱活动时间、明箱活动时间百分比、暗想活动时间、暗箱活动时间百分比、总路程、明箱活动路程、暗箱活动路程。四、洞板实验(一)基本原理孔板实验是BoiSSieX和SimonI962年首次建立的,此后被广泛用于药效研究。该实验是利用新奇(CUriOSity)和恐惧(fear)两个因素来控制动物在新环境下的行为,用逃避(escapes)来反映这两个因素的作用结果。动物反复钻头(headdipping)反映其新奇感和对逃避的渴望。一般认为,药物在不影响动物运动活性的剂量下,增加钻头次数和时间,表现为抗焦虑作用,减少钻头次数和时间则为致焦虑作用。(二)操作步骤大
5、鼠和小鼠的实验装置有所不同。大鼠装置为一个66CmX56CmX47Cm的木箱,底板有4个直径为3.8cm、深ICm的等大圆孔,其中两孔离最近壁14cm,另两孔17cm,孔板水平抬高12em;小鼠木箱为44CmX40CmX27Cm,4个孔的孔径均为3cm,厚1.8cm,每孔中心离最近壁的距离为K)Cm。80年代之后,孔板箱壁及每一孔周边都装有红外光电管,并与微机相联,这样可同时自动记录动物的钻头次数和钻头时间、运动活性及站立数等多项指标,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实验的可靠性。实验用雄性成年的大鼠或小鼠。将动物置于孔板中央,背朝观察者。动物两眼消失在洞中为一次钻头(aheaddip),记录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虑 抑郁 行为学 实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