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docx
《中医:耳鼻咽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鼻咽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耳鼻咽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重要辨证方法。卫、气、营、血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过程中的四个不同层次或阶段。卫分主表,为温病的初起阶段,即病邪浅表,多未伤津;气分主肌肉,较卫分深入一层,易耗伤津液;营分、血分均为病邪深入的严重阶段,多为耗阴动血,甚则热极生风之变。耳鼻咽喉为人体之清窍、清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是温热病邪首先入侵之处。因此,卫气营血辨证也是耳鼻咽喉科的辨证方法之一,是对耳鼻咽喉外感疾病具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或符合卫气营血证侯特点的各种病证的辨证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有很多相通之处。如脏腑辨证之肺经风寒、肺经风热表证,属卫分证;肺热壅盛证、脾胃
2、热盛证、脾胃湿热证、肝胆火热证、肝胆湿热证等,属气分证;热陷心包证,属营分证;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属血分证。但二者也并不完全对应或等同。如耳鼻疮拜、喉痈初起之表证,若无肺经风寒、风热的主要特点(如鼻塞、喷嚏、流涕、咳嗽等),则难以脏腑辨证归类,而用卫分辨证,则恰如其分;又如脓耳、脓耳变症、鼻疔走黄、喉痈、急喉风等外感病,若热毒炽盛,充斥三焦,证属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卫气营血同病者,则脏腑辨证往往难以概括,而用卫气营血辨证则可全面反映;又如耳鼻咽喉的多种慢性病,虽或与外感邪毒有关,亦可见有阴虚或虚火上炎之证,却难以用卫气营血辨证,而以脏腑辨证为妥,等等。因此,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辨证方法,才能临证
3、不乱。一.卫分证卫分证是外邪侵犯卫表、清窍后,最初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属表证。其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头痛、身痛,舌苔薄,脉浮数等证同时并见为主要特征。由于卫分主表,经络亦属表,而肺又主皮毛,故卫分证常兼有肺经或其他某些经脉的病状。卫分证阶段一般持续较短,常见于耳鼻咽喉各种外感急性病的初起或早期阶段。耳鼻咽喉疾病卫分证,根据外感邪毒的各异,可分为风寒在卫、风热在卫、湿热在卫、燥热在卫等证侯,其中风寒在卫者,往往很快即转变为风热在卫证。1 .风寒在卫:局部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喉微痛,吞咽时明显,声音嘶哑,耳内胀闷、闭塞感,自听过强,耳鸣;鼻窍或咽喉肌膜、声带微肿色淡带紫;全身见恶寒
4、,微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证。常见于伤风鼻塞、急喉痹、急喉瘩、耳胀等病之初起。2 .风热在卫:局部见耳鼻疮拜初起,患处红肿灼热痒痛;鼻塞,有粘涕,鼻窍肌膜红肿;耳内胀闷,闭塞感,耳鸣,自听过强,鼓膜内陷,轻微充血;咽喉轻度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声音嘶哑,声带潮红微肿;全身见发热,口渴,微恶寒,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略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其病在耳者,或有口苦,咽干,目眩,舌边红,脉浮弦数等证,属肝胆风热;其病在鼻与咽喉者,或有咽痒咳嗽,脉浮数等证,属肺经风热。常见于耳鼻咽喉多种外感病证之早期。3 .湿热在卫:局部见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吞咽不利,声音嘶哑,鼻窍、咽喉或声带肌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鼻咽 疾病 卫气营血 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