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肠系膜脂膜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docx
《2024肠系膜脂膜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肠系膜脂膜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肠系膜脂膜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一、概述肠系膜脂膜炎(MP)是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Jula在1924年首次描述其为回缩性肠系膜嵬retractilemesenteritis丫,Ogden等在1965年将其命名为肠系膜脂膜炎,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脂肪坏死和纤维化形成为典型特征,主要累及小肠系膜,空肠最为常见。有研究称该病的发病率在0.16%0.34%,男女比例约23:1z50岁以上多发,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体重减轻等,肠梗阻较少见。该病的其他命名包括Pfeiffer-Weber-Christian病、黄色肉芽肿性肠系膜炎、肠系膜脂
2、肪营养不良、收缩性肠系膜炎、硬化性肠系膜炎、脂肪硬化性肠系膜炎、脂肪瘤病和肠系膜脂肪肉芽肿等。二、病因及发病机制M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以独立发生,也可能与腹部手术或外伤、胆结石、恶性肿瘤、血管疾病、肿块、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1 .腹部夕命及手术:Mahafza等的一项研究纳入了4758例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例,其中90例诊断为MP,其中的49%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该研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MP患病率为9.2%(44/476),明显高于无腹盆部手术史患者的1.1%(46/4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其可能与腹盆部手术或创伤相关,可能存在的MP遗传易感者在经过腹
3、盆部手术或创伤后,结缔组织的愈合及修复反应异常,进而可能导致肠系膜脂膜炎的发生。2 .恶性肿瘤:MP与潜在的恶性B中瘤之间关系尚不清楚,目前很多研究表明,恶性W瘤与MP之间有一定联系。vanPutte-katier等对94例MP患者(48.9%合并恶性肿瘤)的五年随访研究显示,MP患者既往发生恶性肿瘤和/或并发恶街中瘤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Scheer等对143例MP患者(74.8%合并恶性B中瘤)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MP在恶性肿瘤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恶性肿瘤组。Atacan等对716例MP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49%的MP患者存在恶,的中瘤,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为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妇科癌。但
4、是BUChWaId等在一项关于MP与恶性W瘤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表明,在173例患者中,75例(43.4%)被诊断为恶,附中瘤,随访影像学结果显示,33例患者(19.1%)MP缓解,140例患者(80.9%)MP无缓解,患者MP缓解率在恶性组与非恶性组之间无差异,恶性肿瘤治愈组与非恶性肿瘤组MP缓解率也无差异。因此该研究认为MP是一种伴随症状,而不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3 .自身免疫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等):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纤维炎症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脏器以及器官,在受累脏器中出现肿瘤样病变,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组织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
5、。一项关于IgG4相关性疾病的胸腹部表现的研究表示,IgG4阳性的浆细胞可以浸润回肠和结肠,主要影响腺体和血管,导致溃疡、息肉、黏膜下肿物或肠壁增厚等表现。有文献报告了一位67岁男性IgG4相关性硬化性肠系膜炎的病例并进行了文献回顾,总结了IgG4相关性硬化性肠系膜炎12例报道病例,其中IgG4相关性硬化性肠系膜炎发生在多个部位,包括回肠末端的肠系膜、小肠根部的肠系膜和整个小肠肠系膜,该研究提示虽然罕见但肠系膜可以是一个IgG4相关性疾病的一个受累部位,且在早期阶段可以完全无症状。此外,有学者对12例MP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提到,有1例患者合并血清IgG4升高,在经过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
6、腹痛消失,血清IgG4也降至正常水平。4 .其他:GUneS等的研究发现,MP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代谢综合征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Schweistein等的研究则发现M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NAFLD之间存在关联。三、临床表现MP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主要因腹痛、发热等就诊。主要症状可分为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腹部体征无特异性,查体可表现有腹部压痛或腹部包块。1 .消化系统症状:MP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为主,如果病变累及到结肠系膜,则可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
7、便秘、血便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一项344例MP的临床特点分析研究发现,患者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食欲下降、肠梗阻症状等临床症状的情况分别是62.6%、15.1%、7.9%、2.0%、1.3%、2.3%、1.0%o2 .全身症状:MP患者可出现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同样一项344例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中,患者发生发热、消瘦、皮下结节或皮疹等临床症状的情况分别是18.0%、5.2%、2.0%。3 .体征:部分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也有患者查体可见腹部压痛或腹部包块。四、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1) CT:CT检查是肠系膜脂膜炎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有
8、典型CT表现的患者可直接诊断而不需要活检病理;假包膜征和脂环征是肠系膜脂膜炎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假包膜征是MP的常见征象,主要表现为肠系膜炎症边缘以薄层包膜样结构(一般厚度3mm)与周围正常的脂肪组织分界。脂环征表现为一圈脂肪密度影环绕在灶内的肠系膜血管或小结节周围,这些是周围残存的正常的脂肪组织,表明上述结构还未受炎症累及。这种征象是肠系膜脂膜炎所特有的,具有确诊价值,据此可与淋巴瘤、类癌及转移癌等进行鉴别。苏雅珍等CT诊断的肠系膜脂膜炎50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发现50例患者的CT表现均有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脂肪组织边界清楚、肿大淋巴结组织,37例(74%)有脂环征,33例(66%)有假包膜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肠系膜 脂膜炎 发病 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