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鼻科外治法.docx
《中医鼻科外治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鼻科外治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鼻科外治法1 .滴鼻(喷鼻)法:方法:患者平卧,头仰垂于床边,鼻孔朝上,先将头转向一侧,从下侧鼻孔滴入药液,然后头转向另一侧,同法滴入药液,滴药后轻捏鼻翼,使药液均布于鼻腔或达到上、中鼻道、鼻咽部等处。所用药液应根据病情择取,如鼻塞不已,鼻甲肿大者,宜辛散宣窍,可用1%3%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灵、辛夷滴鼻液等;如鼻流浊涕者,宜解毒祛邪通窍,可用50%鱼腥草液、吠麻滴鼻液、辛夷滴鼻液等;如鼻窍肌膜干萎者,宜扶正祛邪,滋润肌膜,可用灰蓉滴鼻液、麻油,或生蜂蜜加冰片等滴鼻。2 .吹药法:将药粉吹入鼻腔内,以达到治疗目的。应辨证选药,如为风热邪毒侵犯所致的鼻病,宜疏风清热通窍,可用冰连散;如属风寒
2、侵袭所致的鼻病,宜祛风散寒通窍,可用碧云散;如为鼻蚓,宜清热收敛,涩血止血,可用百草霜、血余炭、大黄粉、马勃、云南白药之类。用时以喷粉器将药粉轻轻吹入鼻腔,每天34次。除止血时药粉可多用外,一般以薄薄的均匀一层为宜。吹药时,应嘱病人屏气,以免将药粉喷出或吸入咽喉,引起呛咳。亦可让患者自行吸入,称为吸鼻法或搐鼻法,将药粉置于指头上,塞住一个鼻孔,另一个鼻孔将药粉吸入,但吸时切勿用力过猛,两则鼻孔均须吸药时应交替进行。3 .涂敷法:将药物涂敷患处,以起到局部治疗作用。如对鼻疔、鼻疳、酒髓鼻等病,可用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涂敷。常用四黄散、黄连膏、紫金锭、硫磺散等,或用野菊花、木芙蓉叶、鱼腥草等鲜品捣烂
3、外敷。如鼻息肉,可用明矶散、碉砂散等涂敷以敛湿、消肿散结。鼻腔干燥疼痛,可用金黄膏、玉露膏涂敷以润燥止痛。将内服中药药渣布裹趁热敷于鼻部,用治鼻伤瘀肿疼痛,有祛瘀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对于鼻Iffi患者,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项部。4塞鼻法:即用纱布裹药末如枣核大,塞于鼻中,或以药棉或纱条蘸药末、药膏塞于鼻中,随所用药物不同,而达到各种治疗目的。如将血余炭、大黄粉、田七末、云南白药、百草霜等蘸于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止蚓。以95%的樟脑研末,纱布裹塞鼻中,以治鼻塞不闻香臭。5 .熏鼻法:将药物煎沸,乘热以鼻吸入蒸汽,或以药液作超声雾化吸入鼻窍,而达治疗目的。一般可用辨证施治的
4、内服煎剂,待煎熬时以其蒸汽熏吸,可起到疏散风寒,行气活血通络,宣通鼻窍的作用。对于鼻槁、鼻燥等病鼻内干燥疼痛,蒸汽熏鼻可滋润肌膜,润燥止痛,尤为适宜。6 .鼻腔灌洗法:多用于冲洗鼻腔内脓痂以及鼻槁的治疗。将盛有温生理盐水30050OnII的灌洗器挂于墙上高出头部30公分.灌洗器橡皮管一端接橄榄头,病人一手持橄榄头,一手端弯盘.头略前倾.嘱病人张口自然呼吸,将橄榄头置一侧鼻前庭,慢慢打开灌洗器橡皮管上的活塞,使水缓缓冲入鼻腔而由对侧鼻孔及咽部吐出,同时配合轻轻摄鼻动作以助分泌物排出.两侧交替进行,先冲洗鼻腔堵塞较重的一侧,再冲洗对侧.洗毕,头向前倾,让鼻腔内残余盐水排出.撮鼻切忌过急过猛,或同时
5、紧捏两侧鼻孔用力撮鼻.7 .鼻窦变压置换疗法:本法利用正负压交替原理可使药液导入各窦腔而达到治疗目的,适应于各鼻窦炎、尤其是多发性或全鼻窦炎患者,特别适宜于儿童患者.先用0.5%1%麻黄素喷鼻腔,收缩两侧鼻腔粘膜,使窦口开放,揭除鼻涕.病人仰卧,肩下垫枕,垂头使须部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如此所有鼻窦的窦口均位于下方.自一侧前鼻孔滴入新麻生理盐水,即置换液,每侧约23ml,保持头位不变12min,再于鼻腔内注入置换液23ml,淹没所有鼻窦开口,调整吸引器,使负压不超过24kPa(180mmHg).治疗者将吸引器相连的橄榄头塞入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用手指捏闭鼻翼,然后嘱病人连续发出“开、开、
6、开”的声音,使软腭断续上提,间歇关闭鼻咽腔;同时开动吸引器,l2s后迅速移去,再塞入,如此反复68次,鼻腔与鼻窦发生正负压交替改变,使药液导入各鼻窦内.如为两则鼻窦炎,可用同法治疗对侧.术毕病人直立,因体位关系窦内的药液不致很快流出,可发挥治疗作用.注意事项: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部手术伤口未愈、高血压等病人,不宜用本法治疗.吸引器的负压不宜太大,以防止粘膜损伤.一般不超过24KPa(180mmHg).8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用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与诊断.方法:先在鼻腔内喷遥麻黄素生理盐水,使下鼻甲充分收缩,然后用1%2%的卡因棉片或棉拭子加少许肾上腺素溶液,置于下鼻道穿刺部位,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鼻科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