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标准.docx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核心。专业建设标准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尺度和准绳。制订科学的质量标准是高职专业建设走向规范化、化的必要保障措施。通过对专业建设标准的构建,可以有效指导专业建设的过程,促进专业建设的实施与发展。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XX省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标准(试行)等文件为指导,立足本土,实事求是,科学定位,办学,实现学校
2、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和谐发展。二、建设原则1 .坚持紧贴市场,优化专业布局。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产业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专业定位准确,科学合理,与地方主导产业吻合;以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专业发展对接行业优势明显,对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贡献度大,能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求;专业适应学校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在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五大发展美好XX等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结合我院的优势,建设新专业,调整已有专业的发展方向,努力形成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专业群布局。2 .坚持产教融合,校
3、企合作育人。创新实施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融合,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新常态下,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促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开放式教学方式改;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校企共建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搭建平台,切实增强学院技术技能积累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3 .坚持动态管理,专业持续改进。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
4、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在互联网+新常态下,建立“专业建设发展平台”,聚焦专业建设各项要素,通过网上查阅教学资料和现场听课、对师生、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抽查测试等,深入了解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办学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指导性建议。逐步建成贯穿全程、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制度体系,动态管理、持续改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三、建设内容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研究与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 .确定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
5、人才”的总体目标,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充分调研长三角产业发展趋势和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发展情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建设改的依据,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工作有:(1)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2)进行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完成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3)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按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
6、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设计。2 .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要求,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兼顾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以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高度融合。强化开放式教学理念,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工作过程导向(技术类)、情景导向(服务类)、效果导向(艺术类)构建“菜单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工作有:(1)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确定该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明确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2)根据思
7、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确定专业的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明确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3)根据学生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该专业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程的设置,明确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创业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把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 .提炼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培养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根据专业课程体系,提炼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工作有:(1)准确描述人才培养模式,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2)总结专业和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建设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