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夜经济 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docx
《盘活夜经济 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活夜经济 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盘活夜经济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夜间经济繁荣不仅有助于推动服务业扩大规模、提质升级,更能够促进消费提质扩容,释放潜力扩大内需,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北京市自2019年起,持续推进政策更新,支持培育夜间经济新动能,创造夜间消费新供给。2022年7月,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夜经济3.0版政策”),重点打造多层次夜间经济特色地标及场景,不断呈现更加多元的夜间消费形态。经过4年培育建设,北京市已经形成诸多具有夜间消费用户基础和行业影响力的商业主体单
2、位,其中11处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活力和优质夜间商家占比均位列全国第一,有力带动了商业热度和消费回暖。尽管北京市夜间经济供给体系日渐完善,但仍存在载体布局不均衡、内容特色不突出、政策支撑不完备的问题,亟须针对当前北京夜间经济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进行靶向施策,促进首都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夜间经济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24小时城市”规划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夜间经济具有与白天经济不同的时空属性,以“24小时城市”设计理念为牵引,做好系统性规划布局是高效集聚配置夜间经济产业要素的关键。北京现有城市规划实施理念尚未实现从白天的规划到24小时规划的转变,对全时段考虑不足
3、造成夜间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缺乏科学布局与整体设计,难以实现全域夜间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夜京城”地标商圈分布来看,呈现空间集中性强且区域不均衡的特征,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工体一三里屯、世贸天阶、朝外商圈等热门区域均集中在朝阳区,东密西疏的空间格局明显。同时,全市的商业网点、休闲运动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在地理空间上的叠合度不高,“夜京城”载体的功能复合度和联动性较弱,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并实现从点、线发展转向块、圈、带状发展。北京发展夜间经济需要融入“24小时城市”建设愿景目标,根据夜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制定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整体提升夜间经济产业发展空间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治
4、理的兼容性。应对夜生活区进行多维交叉数据的空间分析与重点识别,按照“突出集聚区建设,促进资源与群体、区域相匹配”的思路,优选重点街道、乡镇建设夜间经济试点示范区,明确各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服务客群、主导业态、发展规模,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形成核心引领、小片集聚、多点分散的夜间经济全域发展格局,并因地制宜细化规划实施方案。布局一批夜间经济特色载体和新型消费场景。夜间经济的发展逻辑正在由以内容为主导转变为以场景为主导,规划打造多元形态的夜间经济新场景,是丰富夜间经济业态供给的关键举措。目前,“夜京城”布局主要覆盖核心商圈、文旅景区,夜间消费活跃区集中在一些知名地标,对场馆园区、公园绿地、社区站
5、点等特色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各个区域夜间经济的特色和辨识度不明显。同时,现有布局在社区型夜间消费节点上发力不足,难以构建起完善的夜间社区商业消费网络。例如,尽管相关政策已提及“引导品牌商超建设24小时便利店、药店等,但此类网点在开店布点上受限较大,短时期内无法满足周边人口的便利型夜间消费要求。据统计,北京便利店总数中24小时便利店占比仅为67.8%,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北京24小时便利店新开数量仅89家,而上海同期新开221家。北京市做大夜间经济增量应在开发特色空间、创新消费场景上下功夫,打造具有超强识别度和功能配置的夜间消费载体。依托场馆群打造新型夜间经济核心体。借鉴北京华熙
6、LlVE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文化、体育场馆群建设商业配套设施,依托场馆主导产业和客群基础,汇聚商业、旅游、文娱、教育、体育等夜间经济业态集群,延伸主导产业的服务链条。加强商务区的夜间经济承载功能。借鉴伦敦打造中央活动区(CAZ)的经验做法,以商务+商业的多业态混合布局加强区域对夜间消费的兼容,缓解就业型街区的夜间经济洼地现状。依托社区商业完善夜间生活配套。推动24小时便民生活圈建设,聚焦夜间消费需求较为突出的街道社区,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引入小剧场、图书馆、共享办公、亲子乐园等多样化夜间服务功能,增加建设一批无人化、智慧化、可移动的夜间商业服务设施,并根据居民夜间消费需求构成合理设置业态配
7、比。探索打造暗夜经济先行示范区。与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相结合,在具备条件的市政公园、开放空间控制和治理光污染,试点布局暗夜经济区,因地制宜开发星空摄影、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暗夜经济新业态,弥补传统夜间经济业态冬季无项目、无消费的问题。多元赋能夜间经济消费内容品质升级打造独具地方夜生活文化特色的品牌。提升文化内涵是夜间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关键。发展夜间经济要做好夜间文化消费的大文章,与城市历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目前,北京致力于打造“北京范”“时尚潮”“文化芯”“科技核”的“夜京城”,但是相较于“不夜重庆”“夜上海”等城市品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活夜经济 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 盘活 经济 打造 首都 消费 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