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方案.docx
《XX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方案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等四家关于开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的通知(人社厅发(2023)36号,以下简称通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认真开展全省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的通知部署安排,为切实提升我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能力,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下简称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扎实有效开展,制定行动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强化调解组织建设。到2025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广泛设立劳动争议
2、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行业商(协)会广泛设立商(协)会调解组织,市、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仲裁院)普遍设立调解中心,争议案件易发高发地区的乡镇(街道)普遍设立实体化的调解中心,调解组织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协商调解解决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占案件总量的比重显著提高,更好发挥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二、主要措施(一)健全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1 .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按照通知要求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提高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及时高效化解
3、劳动争议。健全完善企业调解委员会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不断强化乡镇(街道)调解中心建设,有效保障开展调解工作所需人员、场地、经费。发挥商(协)会熟悉行业特点、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优势,建立健全商(协、)会调解组织。发挥仲裁院专业优势,提升仲裁院调解中心建设水平。2 .健全完善调解组织网络。规模以上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应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劳动者人数较多、易产生争议隐患的企业,可在车间、工段、班组等设立调解小组,形成总部调解委员会抓总、分支机构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调解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多层次调解工作网络。小微型企业具备条件的可设立调解委员会或联合设立调解委员会,不具备条件的可安排劳动者担任劳
4、动争议调解员(信息员),参加小微型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3 .推进调解中心实体化建设。乡镇(街道)调解中心要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主渠道”作用,方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解决争议纠纷。要以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为重点,采取试点先行的方法,开展实体化的调解中心建设试点,示范引领和推动在各类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相对集中、争议案件易发高发地区的乡镇(街道)普遍设立实体化的调解中心。对于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因机构改革发生变化的地区,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承接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部门的联系,推动相关部门加强工作人员配置和硬件保障,做好业务衔接、能力培训、办案指导等工作。
5、4 .提升调解员队伍能力建设。着力破解调解员队伍建设这个难点,按照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充实调解员队伍,配强调解组织领导力量,聘任符合条件的调解员。企业调解委员会要按规定选配劳动者代表和企业代表,配备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小组组长,聘任符合条件的调解员。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主任、仲裁院调解中心负责人及商(协)会调解组织负责人应分别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仲裁院相关负责人和商(协)会相关负责人担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工商联、企联组织要加大指导力度,督促调解组织及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调解员。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财综2023)12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基层 劳动人事 争议 调解 组织建设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