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
《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保障产妇安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2、参考文件: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123号)医院污物处理办法3、内容:3. 1布局与流程3.1.1 区域相对独立,邻近母婴室、新生儿室及手术室,环境安静、清洁。3.1.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洁污区域分开,宜设有隔离待产房和隔离分娩室,条件受限时两者可兼用。环境安静、整洁。3.2人员的管理3.2.1产妇3.2.1.1孕产妇进入产房时应更换清洁的病员服装。3.2.1.2对于需要采取额外预防(见医院
2、隔离与预防制度)的产妇应安置在隔离待产室待产。3.2.2助产人员3.2.2.1进入分娩室的所有人员应遵守手卫生规范。3.2.2.2接生或手术前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3.2.2.3接台助产人员在两台之间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更换手套和无菌手术衣。3.2.2.4患有需要采取额外预防疾病的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进行助产和手术操作。3.2.2.5非产房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3.2.3一体化产房3.2.3.1应限制家属和陪护人数。3.2.3.2患有需要采取额外预防疾病的家属及陪护不得进入产房。3.2.3.3工作人员在护理待产或分娩的产妇时应认真执行手卫生。3.2.3.4非参与接生者未
3、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得进入产房。3.2.4隔离患者(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病人)3.2.4.1产妇转到分娩室待产或分娩时应做好交接班,落实隔离预防措施。3.2.4.2运送患者时避免不必要的停留,结束分娩应按规定及时送回病房。3.2.4.3照护产妇应根据产妇状况采取标准预防或额外预防。3.2.4.4产妇接触过的产房台面及医疗设备应以消毒液擦拭。3.3产程的管理3.3.1产前检查、处理待产及分娩产妇,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3.3.2接生或手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相关操作规程。3.3.3使用合格的无菌包。3.3.4控制进出产房的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或进出。3.3.5正确处理
4、脐带,防止血液喷溅,如果可能脐带应该在脉动停止后剪断。3.3.6胎盘的处理3.3.6.1严格按照原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的要求执行。3.3.6.2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3.3.6.3产妇放弃或者捐献的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胎盘应该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3.3.6.4胎盘的流向应有交接记录。3.4清洁与消毒3.4.1物体表面3.4.1.1应采取湿式清洁消毒方法。3.4.1.2清洁消毒用品应该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洁污区域分开,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3.4.1.3分娩室内所有的物体表面(手术无影灯、输液架、治疗车、接生台、地面等),两台手术间可用清水擦拭,若有可见污染或疑
5、似污染时,应使用消毒剂消毒。3. 4.1.4每日应对暴露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3.4. 1.5每周对分娩室所有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3.4.1.6具体消毒液的配置、使用及注意事项详见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3.4.2空气3.4.2.1原则上按照洁净用房管理要求执行。3.4.2.2温度应保持在20-25oC(分娩时可维持在25-28),相对湿度为40%-60%o3.4.2.3定期对回风口的过滤网进行清洁。3.4.2.4配合做好洁净用房的年度检测工作。3.4.3医疗用品及手术器械3.4.3.1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按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重复使用。3.4.3.2重复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分娩 感染 管理制度
